那些不想与世界同流合污的年轻人

“周末去喝一杯?”

“不了,这周末我要去参加一个活动。”

“我知道一家特别棒的精酿吧,八点之后有驻唱,我都安排好了!”

“谢谢,但我必须要去参加那个活动。”

“什么活动这么重要啊!我们一起?”

“这个活动可能不太适合你。”

“喝酒蹦迪抓娃娃,喝咖啡看电影手工烘焙,这周末豆瓣同城里的活动哪一样不适合我?”

“你听说过海啸实验室吗?”

有些团体,你永远没办法确认他们真的存在过。

每个人都听说过共济会的传说。

不管是拥有“来自未来之人”称号的全能之神达芬奇;还是据说“花一秒钟弯腰捡起美元就会损失三百美元”的数字悖论者比尔·盖茨;抑或是你能找在百度上找到的历任美国总统和罗马教皇,都曾经被怀疑过是共济会成员。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

早在陈浩南和山鸡在铜锣湾闯出名堂之前,香港地出来混的靓仔拜码头,往上数三代都和“洪门”脱不了干系。但即使当年在洪门位列“大爷”的孙中山,也不一定说得清洪门究竟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天地会,还是少林打洪拳的永化堂。

没人会确切地告诉你加入这些团体究竟有什么好处,但这并不妨碍每一个信徒在自己的胸前别一个上帝之眼的徽章。

而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后的信息时代,为了同一个理念建立或加入一个团体可能是更加困难的事:

你永远无法私自在微博简介里自称是“海啸实验室成员”——虽然你仍然有机会花几十块钱去参加他们的线下活动。

-海啸实验室线下聚会留影-

事实上,从今年四月平成时代最后一个周六开始,已经陆陆续续有六个城市成为海啸实验室线下活动的固定地点。活动的内容也从单纯的电影交流,变成真正意义上当代青年亚文化爱好者的私人聚会。

别傻了,想参加海啸实验室的线下聚会,除了门票之外并不需要提交什么入会申请,也没有生吞一碗鸡血那种表现主义的仪式,唯一要做的,就是问清楚自己——

你真的是亚文化爱好者吗?

你真的能接受那些视觉体验更为沉重黏腻的小众电影吗?

你真的可以让耳朵和身体都沉浸在先锋的音乐实验里吗?

你真的足够包容可以欣赏这个世界主流审美之外的艺术吗?

说真的,并不是网易云音乐里收藏了几张蒸汽波的歌单,或者朋友圈背景图放一张《猜火车》的马桶剧照就是小众了。

但如果你真的想成为这个世界里下沉青年中的一员,和他们一起游荡在威廉·巴勒斯式的里层世界,那海啸实验室无疑是你本世纪最应该朝拜的虚拟圣地。

!滑动看更多!

有一说一,我拒绝在线下活动回顾里介绍海啸实验室究竟是干什么的,毕竟在这个人工智能都能在一天半的时间里学会种族主义的吊诡年代,摸清一个微博账号的底细实在过于简单了。

但那些怀着本世纪最后一点文化复兴希望来参加线下活动的人,和那些默默支持我们的线下场所,主理人,现场DJ,都配有姓名——

往期活动

电影交流-昭和最后一年

年4月27日苏州电容俱乐部

为了给第一场线下活动开个好头,我们选择了在平成时代的最后一个周六,用昭和年代的电影迎接令和。无论后世有多少经典横空出世,昭和依然是日本乃至世界电影史上最不能忽视的年代。所有那些会让我们有生理反应的电影元素,基本都在那个时候初见端倪。

电影交流-成人倒叙儿童

年6月1日苏州电容俱乐部

谁说长大之后就没童话?只不过成人世界里反乌托邦式的童话可不会让你做个好梦,那些冰冷的,疏离的,机械化的城市构筑,那些崩坏的,变异的,改装过的人体,都是大友克洋这个有些病态的天才世纪末的幻想狂欢。

电影交流-村上龙笔下的堕落东京

年6月29日广州市热点创意园

主理人烧烤广州圈内人士现场对谈沙龙

村上春树和村上龙这两位基本代表了日本新时代文学的两种走向:村上春树更加西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1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