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牧马人》是80年代的作品,电影中老许在马场的辛酸生活是主线,他与秀芝的爱情是最大的亮点。而吸引观众们眼球的,还是朱时茂和丛珊的颜值,哪怕从现代人的审美来看,也足以让人流连忘返。这是电影的需要,但不是电影想要告诉和传达给我们的东西,我们不应该粗浅地只把目光停留在颜值和爱情方面,缺忘却了电影的名字叫做《牧马人》。
主人公老许的人生是凄惨的还是幸福的?这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小说张贤亮《灵与肉》想要探讨的话题。电影通过镜头描绘了老许因为身份和家庭的原因来到了马厂改造,本是有钱的富二代,经受过高等教育,按理来说应该有个美好的前程,迎娶白富美,从此走向人生的巅峰,可是一座矗立在戈壁草场的小破屋子成了他的人生归宿。这是他所意料不到的。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观众的心理最清楚不过了。
原著与小说的主要差别有哪些?小说与电影的差别还是很大的。首先原著《灵与肉》的作者张贤亮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人物,这与他的人生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他的全部小说的主基调与电影中老许的原型是一样的。但是每部作品之间,电影与小说之间的主要区别有哪些呢?
第一,老许与父亲家庭观念的对比。小说开头交代的背景更加深刻,人物的出场的经历更加曲折。老许青年时代的父亲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家,他成功的背后,是一个对家庭极不负责任的人,老许的母亲体弱多病,老许去他父亲的家中恳求他去看看母亲,也被狠心的父亲拒绝了。这给他留下了深深的伤痕。同时也和他后来幸福的家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二,老许的老婆真的有那么贤惠吗?小说中并没有对老许的老婆秀芝的容貌进行大量的描述,只是说他善良、贤惠,是一个逃荒外加相亲,男朋友确遭遇意外,最后无依无靠的女人。电影确选择了当时看起来长得好看,但是不妖艳的大二学生丛珊来饰演这个角色,这么漂亮却不招摇的老婆,是每个男人心目中的梦想。前提是村长带着秀芝在村里已经跑了很多家了。大家都不想要,嫌她太过瘦弱,不能干粗活而拒绝了。这样看来,这真是秀芝与老许的缘分,同时,这也绝对是老许的福分了。
第三,老许的孩子性别是不一致的。在小说的原著中,老许与秀芝的孩子是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在小说《灵与肉》的开头,小女孩质朴而童真的话语,让人感觉到了家庭的温馨,也表达了秀芝和孩子对老许去见自己久未谋面,从美国回来父亲的依依不舍,小说在开头就表现了秀芝不想要老许去美国的想法。
小说的一开始就引起了悬念,老许会因为金钱而离开这片他热爱的土地吗?虽然这片土地不是那么富有,没有高楼,没有舒服的地毯和小汽车,可是老许留下来了,读者的心最终落地了,这也是小说《灵与肉》所变现的最终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