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现实,远比电影要精彩

作者:林辛乐

  年已经进入八月盛夏,台风绕道而行,让我更感到这个城市的可贵。这座曾经以中国第二大油田著称的城市,如今也在经济前行的路上困难重重。成立项目部、暂时离岗、鼓励创业,人活着,总要奋斗,不能等着“坐吃等死”。很多职工选择汽车代驾这个行业,骑个能折叠的小自行车,送下客户后,无论多远,都要骑回原地。有一天,雨下得很大,当我开车看到一个油田职工代驾滑倒在雨中时,心酸不已。

  每一个人都在坚强地生活。即使不能活得很好,至少能勉强活下去。钱越来越难赚,领导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稍不努力就会被淘汰。老板更难,   突然,有位叫张五毛的兄弟写了一篇文章《北京,有万人假装在生活》,一夜之间近千万阅读量,他只是像《皇帝新装》里的孩子说了几句真话而已,此文遭到封杀和批判。我看了很多反驳他的文章,都如此牵强无力。人家说得多对——北京的同学们,你们一年聚几次?答曰:你来几次,我们就聚几次!

  我在想,万东营人是不是也在假装生活?显然不是。三、四线城市生活压力显然没有北上广深那么大。但是,提一个问题,假如你急用5万块钱,想想身边的同学或朋友,你能找到一个可以张口的人吗?即便是借块,这个问题恐怕也一样难于回答。有位同事带着自己4岁女儿到北京游玩一圈后回来说,即使有人在北京白送我一套房子,我也不会在北京呆。另有一位老同事夸他的儿子在北京每天能赚万把块钱,即便如此,在北京买套房子,他还需要奋斗四年。

  同样是人生百年,在哪呆不是呆着?外国的月亮并不比中国圆,因为在某些国家,月光下你都不敢出门。我们每天看电视新闻,时不时的恐怖袭击让我们吃惊到麻木。如果出国走一走,多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那时候你会庆幸自己的护照是中国,你会庆幸自己是中国人,有一种安全感,叫我在中国。吴京的《战狼2》票房大卖,告诉我们,我们并没有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只是幸运地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而已。

  现实,远远比电影中要精彩。那个印度影星阿米尔·汗,成功拍摄并主演了一部爱国励志片《摔跤吧,爸爸》,令无数国人感动得落泪。现在,这个国家却不自量力地和我们在较劲儿。朱日和阅兵的潜台词是,不是打不起,也不是打不赢,还是劝你别死磕硬汉,洗洗睡吧。

  回到《战狼2》这部国产影片,这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上映,必然切中了中国人心底的东西。豆瓣喷子太多,任何一部电影都能被人找出问题来喷。而我却不舍得喷这部吴京很努力的作品。美国队长是孩子们的偶像,吴京却是我心中的男人。有人一提爱国、主旋律就喷,这正是这个社会浮躁所在。当一个国家乱了时,不会指望有一个英雄的吴京来拯救你。而只有国家强大,才会有影片中“国旗好使”的场面。电影总是理想化的现实,英雄没有倒地,战狼仍在雪地狂奔,有句话叫做,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今年五四,单位组织了一个极有意义的活动,参观莱芜红色教育基地。这个国家级的教育基地其实有两个纪念馆,一个是抗日战争纪念馆,一个是莱芜战役纪念馆。第一次看到日本鬼子在侵占山东时的暴行,实行大屠杀、无人村战略,令我内心震颤不已。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有时我在想,假如我生活在那个时代,会怎么办?不反抗是死,反抗也会死的情况下,我也会投身到抗日大潮中,与日本鬼子誓死一搏。有的革命烈士,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站在那面阵亡烈士墙面前,除了震撼,我真心感觉到活在当下,真好。

  尽管,生活有诸多不如意,但是你可以学习、可以努力。我们生在一个日益强大的国家里,国强则民强。如吴京在片中所言,那已经是从前了!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这是多少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与其抱怨生活,不如反思自己。与其好高骛远,不如学会放弃、学会认输,从头再来。

  吴京在一次演讲中说,我的人生最不怕从头再来,他8岁就拿全国武术冠军,14岁曾经下肢瘫痪,18岁又遭遇右脚骨折,曾经是卖衣服练摊的小贩,曾经是默默无名的港漂,他一次次从零开始。电影帮他找到他人生的意义,他要拍出中国的硬汉片,后来他找到“军人”这个最好的表达载体,在特种兵部队服役两年、准备六年,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战狼》系列。他说,成功并不属于有准备的人,而是属于一开始就勇敢面对挑战,迎难而上,并且坚持不懈的人。

  读一万本鸡汤书,都不如一次脚踏实地的行动来得实在。炎炎烈日,我躲在屋里,本来不想写鸡汤文,到头来还是看着像“鸡汤”。从不到百年的历史尘埃里飘出来的,不是“鸡汤”,是一方入骨入髓的“药剂”。对于那些对“爱国”都麻木的人们,我只想说,你有病,我有药。

(写于年8月6日)

吴京演讲:人生不怕从头再来

这是一部心灵自传,讲的是一位普通70后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文自心出,贵在真实、真情、真意。若得君青眼,可点击“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