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年初一上映的《流浪地球》票房逆袭,掀起了一阵科幻热潮。虽然仍然与原著迷的想象的有一定差距,但不得不承认,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的《流浪地球》或许会使成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除开硬科幻本身视觉呈现难度较大的因素外,由原著科幻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原著迷的诟病。在影迷与书迷剑拔弩张的争论中,也有不少影片突出重围,成功还原甚至超越了原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盘点那些年被改编为电影的原著科幻小说吧!《珊瑚岛上的死光》《珊瑚岛上的死光》被公认为内地最早的科幻电影,也是迄今为止大陆此类电影中的杰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此片根据童恩正同名小说改编,原文写于年代,并于年发表于《人民文学》,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创作奖;年被改编为科幻电影呈现在大众面前。电影讲述华裔科学家赵谦教授以毕生精力研制出高效原子能电池,却被企图强夺科研成果的势力杀害。赵教授的学生兼其女儿未婚夫的陈天虹携带样品驾驶飞机回国,但被某大国特务沙布洛夫击落。独居孤岛的科学家马太博士以激光器救下陈天虹,两人因科学研究形成了互助关系。特务来到岛上抢夺资料,其军舰被两位科学家以激光器击沉,冲突中马太博士也被杀害。赵教授的女儿赶来救出陈天虹,样品得以保持并将被送回国。在影片中,科学技术以其服务对象不同被区分为正义与邪恶两种属性,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和时代特点。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影片局限于强调科学技术的政治性;但放在当时中国对科幻电影的概念几乎为零和社资矛盾的历史语境下,却是一个相当大胆的尝试。2.《银翼杀手》相信大家还对年上映的影片《银翼杀手》记忆犹新,影片中的迷茫、绝望、残酷、暗无天日给观影者呈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观,引发了对人类命运带有哲学性的思考。这部影片是根据原著《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改编而来,故事背景设定在《银翼杀手》30年后,讲述了在人类与复制人共生的年,两个种族之间的矛盾升级,新一代银翼杀手K寻找到已销声匿迹多年的前银翼杀手,并联手再次制止了人类与复制人命运之战的故事。单看如此宏大和富有想象力的情节,没有人会相信原著作者菲利普·迪克离过五次婚、一生穷困潦倒,54岁便撒手人寰。和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一样,作者在世时并没有得到社会认可,他创作的大量科幻小说也没有为他带来名望和金钱。从某种意义上说,迪克笔下阴暗低回的故事是他内心世界的抒发和放大。3.《云图》年在中国内地上映的《云图》是由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制作的剧情片, 改编自大卫·米切尔的同名小说,由看似独立却彼此相互间存在着某种神秘联系的六个故事嵌套而成,展现了人类文明的不断交替。原著首版于年,曾获当年英国国家图书奖最佳小说奖,有人形容它“如手术刀一般锋利、精准,直指人心”。它以顺序与倒叙相结合的叙事方式,把读者绕进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迷宫之中,却又能在分别发生于年、年、年、年和当下的不同故事之间找到千丝万缕的线索和联系。4.《我,机器人》年耗资超过1亿美元,由好莱坞巨星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美国惊险科幻大片《我,机器人》呈现了一个精彩眩目、巧夺天工的未来世界,总票房是3.47亿,在当年全球票房榜上排名第12位,获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提名。这部影片改编自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同名小说,书中的短篇小故事各自独立,但探讨了共同的主题——人类于机器人之间的道德问题。故事背景设定在年,地球上每十五个人就拥有一台人工智能机器人。机器工人、机器助理深入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越来越依赖于机器与科技。且不论在当时看来人工智能的想象是多么震撼,在今天看来,对人工智能的反思、对人与机器关系的思考也不会过时。5.《:太空漫游》这部影片根据科幻小说家亚瑟·克拉克小说改编而来,于年上映,堪称“现代科幻电影技术的里程碑”。小说起始于万年前,一块黑石板出现在非洲草原上。万年后,现代社会开始寻找这块石板的秘密,宇宙飞船船长鲍曼和他的科学家团队一起出发前往外太空。当时,导演库布里克需要一个好的电影剧本,克拉克便承担起了这项写作任务。执笔之前,导演和作家对故事和架构进行了探讨,最终电影对对剧本完美的演绎效果也是导演和作家配合的优秀案例。在电影放映的近半个世界中,俘获和启发了无数的粉丝,其中就包括《流浪地球》的作者刘慈欣。正如所有成功的电影一样,科幻电影并不仅仅局限于单纯地“炫技”,更重要的落脚点是激发人们对未来、对生命的思考。小说与电影分别侧重于文字和画面两种形态各异的表现形式,科幻题材的改编则需要更为丰富的想象力和强大的技术作为支撑。影片《流浪地球》精彩的呈现完成了从平面到立体的成功转变,也使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看到一丝光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9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