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说三体的启发来自这部电影,它曾

郑华国 http://www.ykhongye.com/
看完《流浪地球》后刘慈欣面对记者的采访,他提到了库布里克的电影《太空漫游》。于是小编抓紧时间看了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年拍摄,那个时候美国还没有登上月球,可以说是科幻片的鼻祖。这部被称为太空歌剧的电影,配音十分宏大,再加上一些庄严肃穆的太空场景,让人体会到年那个年代教科书式空前的科幻感和视觉特效。除此之外,更能让人体会到的是人类在宇宙面前的渺小和对宇宙未知的恐惧感。宇航员们站在月球基地的黑石碑面前电影中提到了高纬度文明‘’黑石碑‘’,人类在月球发现了一处石碑并且进行了绞尽脑汁的研究,石碑仍然纹丝不动,石碑的表面超级光滑,刘慈欣的小说《三体》中的水滴也是这种类似的超级光滑形态。决定一个文明的高级程度的,不是宇宙飞船做的多大,有多么强大的毁灭性武器,而是这个文明在微观上的精细程度,像‘黑石碑’这种能把飞船表面做的超级光滑,刀枪不入的水平,正是对这个高级文明的科技水平的真实体现。刘慈欣曾自嘲,”我所有的小说都是对《太空漫游》这部小说的抄袭。‘’不难看出,《太空漫游》这部电影在科幻片影史上奠定了其之后五十年至今的科幻电影标杆。像好莱坞《星际穿越》这部硬科幻,男主角最后进入高纬度生命构建的‘超立方体’时的场景,也是对《太空漫游》这部电影最后主角进入黑石碑所经历场景的模仿和借鉴。《太空漫游》这部电影让人感觉有些压抑,它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思考,人类在接触高纬度文明时,高纬度文明究竟是如何跟我们交流的?就像人类帮助蚂蚁认识三维,人类会用一个中介给蚂蚁搭建进入三维空间的渠道,这样才能顺理成章的使蚂蚁进入三维并在现有知识水平的程度上理解三维。同理,高维生命帮助人类理解四维或者更高纬度,也是利用类似的原理,为人类搭建一个‘超立方体’或者《太空漫游》中主角进入的高维生命打造的欧式宫殿,都可以看做是高维生命为人类建造的中介,帮助人类理解‘平行宇宙’,‘四维空间’等概念。飞船通过黑石碑穿越欧式宫殿《太空漫游》这部电影最后,男主在高维度生命构建的欧式宫殿里看到了平行宇宙里的自己,或者说迅速的过完了自己的一生。最后黑石碑出现,躺在床上即将死去的男主化作一个发光的孩子,进入了黑石碑,黑石碑将他带回了地球,这个孩子被叫做‘星孩’,星孩的体积看上去比地球要大得多,这是因为,男主在进入黑石碑后看到的高维度生命体是以一种团状能量体的形式存在,他们摆脱了肉体束缚,不受时空的限制,星孩正是他们利用人类的躯体制造的地球‘超级人类’,而这个孩子,承担着人类文明进步的任务,重新回到地球,为地球带来改变。作为科幻片的业界鼻祖,库布里克当年是花费了4年时间拍摄,那个时候的技术水平做出来的特效,我们今天重看这部电影,仍然觉得很不可思议。甚至,这部电影的小说原作者克拉克曾预言,中国将在21世纪崛起,现在来看他确实是对的。同时,年的这部电影中竟然出现了平板电脑、AI人工智能等科技产品。更神奇的是,在一间月球舱的墙上竟然贴着一张北京奥运会的海报,难道克拉克是穿越时空到未来后又回去写的这部小说吗?不知道大家怎么认为的呢?大家可以在评论下方留言,一起讨论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9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