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凄凉的夜晚,一名少女被残忍地杀害,身中17刀。悲痛的父亲决定跨国追凶,最终发现捅向女儿的凶器指向了自己。这部名为《涉过愤怒的海》的电影,是曹保平导演“灼心系列”的第三部,它将深入挖掘原生家庭带来的普世问题,在极端情景下大尺度审判复杂人性。
在11月25日即将上映之际,电影在上海举行了路演。在繁华的上海影城SHO,导演曹保平携主演黄渤、周迅与众多圈内好友及观众共同观看了电影,并进行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深入交流。黄渤、周迅等演员在现场分享了他们在拍摄过程中的挑战和收获,他们表示,这部电影把演员逼到了极限,虽然痛苦,但同时也收获了成长和快乐。
同样参演过“灼心系列”的邓超和段奕宏也来到了现场观影,并与主创演员们共同回忆了被导演曹保平“狠虐”的往事。段奕宏感慨地说,《涉过愤怒的海》的演员们完全演出了编剧的潜台词,塑造出扎实的人物。“这个人物是只能意会,整个影片的演员都做到了,太让我激动了!中国演员的水准已经达到了这种程度!这是中国彩色宽银幕的电影中的佼佼者。”
周迅在片中饰演了一位角色名为景岚的女性角色。十年前就已经有合作经验的她比黄渤更适应曹保平的节奏。她表示作为演员,一直非常期待能够收到曹保平的剧本,因为好的文本会给演员一个非常宽的空间和水平。她在影片中的第一句台词就让邓超感慨“好舒服”,因为她直接将冗长的东西在那一刻直接建立在人物身上,让观众感受到了角色的真实生活。
在《涉过愤怒的海》的路演现场,众多观众被这部电影所吸引,纷纷表示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这部电影不仅展示了复杂的人性,还深入挖掘了原生家庭带来的普世问题。观众们纷纷表示,这部电影让他们在观影结束后有了深刻的回应和思考。在海边的一场戏拍摄结束后,黄渤透露周迅的膝盖因为摔倒而受伤,身上也多处淤青。他感慨道,导演真的会逼演员们到极限,无论是身体的能量还是心理的承受力。他以跑步为例,说明超越极限后的那种作为演员的畅快淋漓是难以复制的。
黄渤作为演员,早已被公认为实力派,但这次与曹保平的合作却让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自我。他谈道,演戏一段时间后,演员会逐渐形成一种“三板斧”的应对方式,应对各种角色几乎无往不利。然而,这种习惯也让他逐渐讨厌和恐慌,找不到继续接戏的理由。
然而,与曹保平导演的合作却让他意识到,需要打破以前的平衡。黄渤回忆起初次排戏时,会给出相对“正常”的表演方式,根据经验大致走一遍。导演则负责打破常规,打破演员的安全感,慢慢露出底下的真实情感。谈到此次塑造人物的复杂性时,黄渤表示,需要在表演和剧本上拓宽边界或加深挖掘,过程中虽然痛苦但也乐在其中。
观众席中的徐峥在观影后对曹保平导演的评价颇高,认为他更像“极限运动员”,不断挑战剧作和演员的极限,同时也挑战主题和人性的极限。对于片中演员的表演,徐峥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们将演技发挥到极致。
总的来说,这部影片不仅在剧情上引人入胜,演员们的表演也堪称精彩。他们在拓宽表演边界或加深剧本挖掘的过程中,虽然痛苦但也乐在其中,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痛并快乐着的视觉盛宴。在周迅身上,我看到了那种难以言表的克制和精准,仿佛是艺术家的独特魅力。而徐峥则调侃道,黄渤在这部电影中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好看”,尽管他被塑造成一个悲惨的形象,但这种“惨”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涉过愤怒的海》确实是一部“猛片”,它超越了传统的类型叙事,直面原生家庭之痛。影片的海报上赫然写着“建议十八岁以下观众谨慎选择观看”,这无疑是对这部电影深度和内涵的直接揭示。电影以一桩少女异国凶杀案悬疑开场,在罪与罚、血与泪的极限复仇下,我们看到了黄渤饰演的“狠父”老金和周迅饰演的“狼母”景岚两个家庭背后隐藏的人性真相。这不仅是一个残酷极致的追凶故事,更引发了对原生家庭伤害、人性灰色地带等众多社会性思考。
曹保平在改编过程中,不仅保留了原著小说中父亲为女儿追寻真相复仇的情节,还突破了原著,加入了原生家庭的线索,为观众带来强烈的震撼。他表示,小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类型片的基底,但投入拍摄的话,他希望能将电影的体量和格局做得更大,包括有非常多的视效和紧张的追逐叙事链条。
在《涉过愤怒的海》片场,曹保平、周迅和黄渤的合作堪称完美。他们三位都是擅长融合类型与作者表达的优秀演员和导演,他们的合作无疑为这部电影增添了更多的看点。对于曹保平的电影理念,他表示,他很明确自己不只是要做简单的类型片,而是要寻找一个能够表达自己的东西。他认为,一部电影的表达大于一切,这也是他每一部电影背后所追求的东西。
齐溪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极高,她表示看完电影后,她感受到了曹保平导演磨砺的一把刀,深深地刺进了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身为儿女对父母的误会和身为父母对于儿女的误会都让人感到震撼。对此,曹保平回应说,他希望他的电影能够触动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共鸣。《暗影之网》
电影的表层是一个父亲为女儿复仇的故事,但它的深层主旨却是一个关于原生家庭的话题。父亲在追寻复仇真相的过程中,重新审视了他与女儿的关系,最后发现真正的源头其实是在他自己。这部电影与曹保平之前的作品《狗十三》在主题表达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曹保平曾谈及他对相关议题的观察和思考:“在中国,许多家庭的父母自认为是爱孩子的,但在我们的文化环境中,许多伤害以爱的名义出现,这种伤害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然而,我们往往选择回避这种伤害。”在整部电影中,每个人都被自己的桎梏所束缚,悲剧的诞生中,每个人都如同作茧自缚,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这种压抑黑暗的叙述基调贯穿了整部电影,直到最后也没有给出一个情绪出口。
然而,曹保平却坚持他的电影拍摄态度:“规避我觉得根本不是一个好的办法,我们需要面对。”他表示,“有太多的电影让大家都看到温暖、快乐、幸福、阳光灿烂的一面,但鲜少有电影能让你看到人性的幽暗和这个世界的复杂。只有意识到这些幽暗和复杂,你才能更好地面对这个世界。”
在这个故事中,父亲在追寻复仇的过程中,不仅重新审视了他与女儿的关系,也重新审视了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和爱。他发现,那些看似爱的行为背后,隐藏着无法预见的伤害。他开始明白,真正的爱需要坦诚面对和接受一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治愈伤痛,走出阴影。这部电影让我们思考:我们的家庭环境如何塑造了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是否应该勇于面对那些看似“爱”的伤害?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些事实时,我们才能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电影涉过愤怒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