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潮汹涌》到《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杀手题材电影连续两年落户贺岁档,可以说是类型的福音——这一既往因血腥暴力、美化恶人、误导青年而被长期规避的体裁,正在获得新的市场包装和通行方式。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然而,这两部影片中的杀手都太温顺了,算不上正牌杀手,在华语银幕的杀手丛林中必然排不上号位。究其原因,无怪乎杀手是个草菅人命的事业,需要癫狂过火的演绎来匹配,这或许就是杀手类型为何在香港影坛一枝独秀,却在内地和台湾萎靡不振的原因。
《人潮汹涌》
追溯杀手的银幕谱系,遍寻堪称杀手之王的历史图腾,大致要从年的邵氏开始,这绝非巧合——杀手作为一种诗意的职业形象,唤起读者和观众的憧憬和认可,很大程度上拜武侠小说所赐。在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人的盛世,美化杀手的文本热度,堪比年代美化古惑仔的漫画影视。
《三少爷的剑》
当代的武侠小说又不免从历史的文本中取材,承接从司马光《刺客列传》到唐朝传奇、宋朝话本和明清武林小说的文本,让杀手的形象合并了刺客(assassin)。在回望这一脉络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杀手的范畴扩大了,它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替人刷房子的killer,也可以是刺客和谋杀犯(murderer)。
虽然这三种人都可以列入广义的杀手丛林,都以取人性命为本职工作,但我们仍然能在彼此间做一个粗略的区分:刺客往往有政治目的,能改变(或有机会改变历史进程),杀人于其而言是一种使命;杀手拿钱办事,杀人于其而言是谋生手段;谋杀犯则往往属于激进变态人格,杀人于其来说是一种快感。
简单来说,刺客基于义,杀手基于利,谋杀犯基于性情。因为出发点不一样,境界和口碑也各自不同。一般来说,影视作品会视刺客为英雄、杀手为怪客,谋杀犯为变态,自然是文化属性定调的缘故。
邵氏掀武侠风波之时,除了《大醉侠》和《独臂刀》两部票房奠基之作外,还有一部改编自司马迁《聂政列传》的《大刺客》,影片在《独臂刀》之后五个月上映,仍是张彻执导、王羽主演。虽未成为爆款,王羽却复活了聂政的英魂,这不仅是因为家国伦理的层层文戏铺垫是张彻历史之最,也是因为王羽的阳刚、戾气和饱含热泪的动情力与之相合。
《大刺客》
聂政作为战国四大刺客的战力,在王羽身上得到确切的传递,有赖其单刀赴会、硬桥硬马的万人敌打法。张彻为王羽设计了的一身白衣,奠基了最后六分钟惊人的盘肠大战,他一人平推了整座城,屠戮敌首,献血染遍全身,最终割目就义,死若丰碑。
年,张彻的刺杀变成了《刺马》,姜大伟扮演的张文祥由于看不惯大哥马新贻(狄龙)「勾二嫂」而选择大义灭亲,这也是一场道德刺杀——张文祥从埋伏的旗杆上跳下,插了大哥一刀。但随后,这一「刺杀」演变为一对一的决斗。从实力来看,张文祥并非马新贻对手,但或许是先插一刀,或者是马仁慈(或者是自大),又或者是道德占理,刺马终于成功。
《刺马》
张彻在年的40集电视剧中奉献了加长的刺马版本,姜大卫反过来演了一遍马新贻。值得注意的是,在最后一集中他不是被张文祥刺死的,而是被李婉华扮演的小兰刺死的。而到年的《投名状》里,陈可辛将其改成了阴谋论的版本,即庞青云不是被三弟刺死的,而是被朝廷的黑枪隐秘打死的。
《投名状》
年,TVB制作了35集《大刺客》,涵盖《鱼肠剑》《荆轲》《刺马》《烟花杀手》《大唐聂隐娘》《豫让击衣》《吕四娘》七个单元,但收视平平,可以视为刺客文化的衰亡,或者传统道德已经无法抚慰当时的人心。刺客文化随之转向了内地,在世纪之交的三部刺秦故事中缔造了国产大片的格局。
《大刺客》()
这三部分别是《秦颂》《荆轲刺秦王》与《英雄》,视角、立场却与之前的港片全然对立,就第五代拍摄的这些作品来说,刺客没有刺杀的能力,更没有刺杀的信念,他们各自的行为几乎都近于找死——高渐离的筑在秦王伟岸的身躯上碎裂(后者竟岿然不动),荆轲动作笨拙或自知不敌,至于无名的放弃,或者是没有必胜的把握,或者是认同了历史不可改写。这些刺客们在支撑起国产大片天空的同时,也似乎成了大国意识形态的反光镜。
就这一点来说,第五代的刺客都非牛逼的杀手,而仅是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也是一样,一旦认同了五族共和的逻辑,这一剑就刺不下去,自己也就废了。在刺与不刺之间,刺客的技艺已经变得毫不重要,毕竟,这是一个信条大于能力的族群。
《刺客聂隐娘》
这种嬗变在80年代末已然开始发生,或许有时局的原因,其特征在于刺客精神的崇高化转向杀手精神的诗意化。杀手自然也有古文化基因,金庸小说几乎不写杀手,古龙却是常客,韩棠、叶翔、孟星魂、中原一点红、路小佳、萧泪血、宫九,都莫不是杀手中的杀手、典型中的典型。
古龙的文本以楚原的电影为标配,最成体系的杀手群落是《流星蝴蝶剑》中的快活林,名气最响的是中原一点红,武功最高的或是宫九,武器最先进的大概是萧泪血。但遗憾的是,从楚原到后继者之中,并未塑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杀手形象,从宗华、凌云(《流星蝴蝶剑》)到梁朝伟、甄子丹(《新流星蝴蝶剑》)都差强人意,《英雄无泪》中的武器及人(傅声、岳华)也灵韵全失。
《流星蝴蝶剑》()
举凡近百部古龙影视之中,塑造的最成功的似乎是狄龙扮演的傅红雪(《天涯明月刀》《明月刀雪夜歼仇》,但他只能勉勉强强算作杀手)以及尔东升扮演的唐玉和蝙蝠公子(《白玉老虎》《蝙蝠传奇》,前者坚忍无敌,后者阴森邪魅,从气质到精神面貌都契合于原作角色。)
《天涯明月刀》
《白玉老虎》
古龙的快活林,介于刺客集团与杀手组织之间,可以被视为某种程度的阿萨辛派。电影中不乏此类组织,霍耀良的《红场飞龙》与J.F.劳顿的《黑色追杀令》都带有日本忍者化杀手集团的痕迹,将刘洵扮演的泪七龙和尊龙扮演的金城置于首脑位置,片中的鏖战场面充满了奇技淫巧和狠辣招数,见证了各自的非凡技艺——但即使如此,这些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角色最终死在主角(许冠杰和克里斯托弗·兰伯特)手里。
《黑色追杀令》
这一类型中最牛逼的一位,或者是温润安的杀人者唐斩,小说原著写于作者在台湾蒙受冤狱之后,以至于其小说中人物的性情有了很大的变化,年的电影版还原了这些残忍的场景——张丰毅扮演的唐斩踏上尸山焚烧尸体,呼吸地狱的空气,教导王寇成为顶尖的杀手。
唐斩出手狠辣至极端,很大原因在于某种「去人性化」,他就是被教导出来的杀人机器。
《杀人者唐斩》
年的另一部《东方三侠》也讨论了类似的杀手,即杨紫琼扮演的心靖和张曼玉扮演的陈七,她们都是被一个太监抓来培养的无人格神兵(当然还包括徐锦江扮演的那位血滴子投手)。从技艺和冲击感上,她们不如唐斩,或许是因为杜琪峰意不在此,或许是因为玩心太重。
《东方三侠》
即使如此,心靖、陈七、唐斩都属于一类人,源头都可以追溯到朝廷鹰犬,尤其是明朝的锦衣卫杀手。在华语电影中奠基这一邪恶形象最成功的,莫过于胡金铨的《侠女》韩英杰扮演的许显纯,以及《龙门客栈》中的一帮东厂爪牙。
由于过于看重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胡金铨对非但对这类角色进行了极恶描写,也对西方世界的深恶痛绝。他称不过是中国式鹰犬的变种,是拿着合法杀人执照的政府杀手。
《侠女》
刺客、教派与鹰犬之外,是现代资本主义经纪人制度的世俗江湖,这种买卖格外看重的是任务成功率和技艺。年,谭家明的《杀手蝴蝶梦》与吴宇森的《喋血双雄》上映,两部影片均讨论了杀手的宿命问题,区别在于谭家明不考虑杀手的个人魅力,吴宇森则将其视为极致的书写板,这变相成就了周润发的小庄。
《喋血双雄》
从视觉上来看,周润发身躯过于壮硕并不灵活,但慢镜的使用加上富于魅力的正装派头,给人的感觉是仿佛掌握了「子弹时间」。很明显,小庄代表着吴宇森暴力美学的技艺巅峰,拔枪、开枪都比他人快好几拍;但同时,他也是个献祭的角色,始终离不开教堂、寺庙、白鸽这些象征性挽歌景象。
《喋血双雄》中的小庄,是为数不多的国际级「杀手」形象,也促成了十年后闯荡好莱坞的《替身杀手》。
《替身杀手》
后者可以被视老外为向吴宇森致敬之作(比如都用了曾江),周润发扮演的李强仍然一如既往,西装革履,一人一枪slay整个空间。在这两个角色之间,是发哥进军好莱坞之前的《和平饭店》,本片无疑塑造了香港银幕史上最顶尖的杀手,因为主角的名字就是「杀人王」——他不仅是杀人如麻的高手,而且可以建立规则和庇护所,以至于无人敢来招惹。
《和平饭店》
这一形象后来阴差阳错被接到了古天乐版《圆月弯刀》的结局,意思就是只有江湖第一杀手,才能建这样的客栈,立这样的牌坊。
《圆月弯刀》
年代是香港银幕上的杀手巅峰,四大天王都出演过杀手形象,而且都帅气非凡,郭富城扮演的杀手是《91神雕侠侣》中的银狐,他武艺高强不说,造型上已经完胜了,银发、斗篷、长剑,即使是cos日漫形象,仍然帅得不可方物;
《九一神雕侠侣》
黎明扮演杀手有两大经典,一是《堕落天使》中的「天使一号」,一是《龙腾四海》里的小林,他们都是顶尖杀手,走在幽暗的巷道,自带抒情风的bgm,开枪像放焰火,帅如天使。
《龙腾四海》
张学友演杀手,是《明月照尖东》及其前传《太子传说》中的太子,这个角色属于狠辣的杀手王级别,但身上承载了俄狄浦斯式悲剧,可以从一种爆裂自毁中窥视其精神病的特征。但他最终良知未泯,扭转了撞向情人的方向盘,冲向大海,完成了自我的救赎。
《明月照尖东》
位列四位天王之首的刘德华,是其中最典型的「杀手爱好者」,除了去年的《人潮汹涌》外,还有两大杀手形象,一个是《杀手的童话》中的高守,此人人如其名,骑着摩托车高调窜入,然后用狙击枪打翻一辆汽车;又能瞒天过海,扮成法官或者舞狮者行刺;
《杀手的童话》
第二个是《全职杀手》中的托尔,此人并非杀手界的绝对C位,却是江湖并列的双骄之一,托尔的极度外放和O的极度内敛形成某种映照:不但是两种技艺之争,也是两种文化的冲撞:癫狂过火的港式流行文化与蕴含菊与刀精神日本文化之间的冲撞。
《全职杀手》
《全职杀手》中反町隆史扮演O展示了日本杀手的精益求精,刘德华扮演的托尔则呈现某种癫痫的症状。杜琪峰借托尔之口隐射了阿兰·德龙的《独行杀手》与安东尼奥·班德拉斯的《杀人三部曲》,自然是想要在这个谱系上续写一个杀手的至高神话(并为此调侃了奥运射击冠军许海峰),托尔与O的决战选在一个烟花仓库,从气氛和格局上来说,是叶孤城西门吹雪决战紫禁之巅的复写(刘德华一年之前出演了叶孤城,恐怕也非巧合)。
《独行杀手》
但或许是因为杜琪峰玩心太重,又或许是剪辑的缘故,整部影片的杀手角色足够帅气,气韵却不流畅。
四大天王演的杀手,技艺超群,更关键的是帅。郭富城帅得富丽堂皇,黎明帅得玉树临风,近乎完美无缺。张学友是霸道总裁的帅,但出于角色和形象限制,总归有点猥亵和土气;刘德华的帅有种超级混混的帅,以至于有时候总让人感觉是为了帅而帅,是耍出来的。
任达华代表另一种造型思路,帅如雕像,有种凝滞的美感。如果《浪漫杀手自由人》中的自由人只是一个哈姆雷特式肉体凡胎,那么《杀手之王》里的炽天使上天入地,几乎无所不能,接近于一个超验性的角色。炽天使既然被业界尊为「杀手之王」,证明它是绝对意义的至高能力者,在《杀手之王》的最后,炽天使解甲归田,李连杰扮演的小富接过了「杀手之王」的衣钵。
《杀手之王》
从技艺层面来看,武术底子最好的李连杰,呈现了香港影史上最佳的杀手动作场面,在李仁港的《黑侠》中,李连杰扮演的徐夕仍然是炽天使式的顶配。顶级杀手是李连杰在黄飞鸿之后的标配形象,此后一路输出好莱坞与内地市场,留下《宇宙追缉令》《英雄》《狼犬丹尼》和《游侠》等诸多作品。
《游侠》
在李连杰之后,最能代表顶尖杀手的演员是吴京——你没看错,就是那个虽远必诛的吴京。
这里说的当然不是《战狼》,而是当年名噪一时的《杀破狼》以及随后的《夺帅》与《狼牙》。吴京的牛逼在于他扮演的是让人触目惊心的反派,《杀破狼》共计出场3分50秒,一袭白衣、一把反光的匕首,目露凶光,是发狂的野兽。他与甄子丹的整场巷道对战,是杀戮技艺的高光时刻,也是我心中吴京演艺生涯的最高光时刻。
《杀破狼》
这种吴京式兽性杀手路数的,除了李连杰曾经的《狼犬丹尼》,还有陈冠希的《狗咬狗》以及余文乐的《军鸡》,或者还可以加上樊少皇的《力王》。
陈冠希扮演的柬埔寨杀手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不是靠技艺,而是靠野兽性的生存模式和惊人的生命能量。
《狗咬狗》
余文乐的成岛亮与之相比,稍显下乘,但举凡新世纪,也只有郑宝瑞能拍这样的片,塑造这样的角色(《智齿》中的池内博之则是其续写)。
《军鸡》
力王则是个例外,带有天生神力的设定,战力自然是无与伦比,一出手就肢体横飞。这几部影片的杀手都有日漫元素和Cult基因,属于杀手中的小众清流。
《力王》
在这些男性天王和功夫高手之外,诸多女杀手也构成一道迷人的风景,虽说《杀手的童话》中的袁咏仪和《太子传说》中的刘嘉玲是男杀手身边的配套角色,却也各自展示了自己的杀人技艺,比较印象深刻的是刘嘉玲口含剃刀割喉杀人的场面。
《太子传说》
《赤裸羔羊》《夕阳天使》《赤裸特工》是另一种思路,它们所主打的就是女杀手或者女杀手的群像,贡献了邱淑贞、舒淇、吴家丽、李美琪这些「杀手尤物」,注重杀戮中的风情,却也不免有某种情况的「物化女性」嫌疑。
就女杀手来说,最佳刻画或许来自银河映像的《恐怖鸡》与《摄氏32度》,两部中的女杀手皆由吴倩莲扮演,区别在于前者更像是变态的murderer,后者则是比较典型的帅气赏金杀手。
《恐怖鸡》
吴倩莲从冰砖、水箱中取出狙击枪、瞄准目标,在飘动的刘海中扣动扳机,帅气非凡。而在吴倩莲之外,其他绝对帅气且超能力的女杀手或许还能数出两位,一位是万绮雯在亚视电视剧《枪神》中扮演的敖明,另一位是林熙蕾/杨紫琼在《剑雨》中扮演的细雨。
《剑雨》
袁咏仪在《国产凌凌漆》中扮演的同样是金牌杀手,但她的行动总是被周星驰的古怪行为瓦解,这就是无厘头的精神。
《国产凌凌漆》
对周星驰来说,他的绝对贡献是在《功夫》中呈现的杀手谱系的级别,排名第二的盲杀手二人组,琴音可取高手首级;至于排名第一的火云邪神,武功唯快不破,能用手指夹住子弹,对得起「终极杀人王」的名号。
《功夫》
《功夫》中阿星探寻火云邪神的一场戏,借鉴了《沉默的羔羊》中的桥段,就华语片范畴来说,确实比较缺失汉尼拔或者野牛比尔这一类的杀人魔。
《功夫》
艾迪在《夜惊魂》中扮演的变态杀手是一例,任达华当年在《羔羊医生》中塑造的「午夜屠夫」算是一例,两位杀手的共同特色就是在午夜袭击和谋杀女性,它们具备野牛比尔那种变态残忍的心性,却没有汉尼拔那样的智商。
《羔羊医生》
大致而言,这些所谓的连环杀手(serialkiller)通常是B类或三级制作,远离主流领域,出爆款并不容易,也很难成就经典类型。
由于土壤所限,华语地区的变态杀人魔形象凤毛麟角,除了任达华当年的个别角色外,最鲜亮的是以蛇杀人的两位,即桂治洪《蛇杀手》中的甘国亮与李少红《银蛇谋杀案》中的贾宏声。
《蛇杀手》
前者将女子捉来与蛇交媾,而后者将女子捉来用蛇咬死,都证明了两位杀手或许有性障碍的绝对症状。从某种程度上,《银蛇》或许受到《蛇杀手》启发,但以第五代身份拍出这种精神分析路向的限制级杀手电影,也是内地历史上的奇货。
《银蛇谋杀案》
台湾导演柯孟融在十几年前异军突起,邀请当红AV女优小泽玛利亚出演《绝命派对》,意在打造典型的虐杀电影(slasherfilm),但最终毁誉参半,很大程度上在于黄志玮扮演的杀人魔失去了悬念。
《绝命派对》
就此而言,论及症状杀人者,近年来最具解构精神的两位都来自彭浩翔——一位是《买凶拍人》中葛民辉扮演的Bart,另一位是《维多利亚一号》中何超仪扮演的邓丽嫦。
《买凶拍人》
两人都频繁杀人,Bart奉阿兰·德龙为偶像,意在于金融危机后重振雄风;邓丽嫦为了海景房精神崩溃,孤注一掷。一个本身就技艺超群行业顶尖,有了怀才不遇的电影制作人搭档,如虎添翼,成了杀手界网红;一个心中有火,无师自通,能用手边先有的材料虐杀整个大厦,挥刀斩断男性器官,让原本的射精变成了射血,这一幕,或许就是放网上能让人高潮的女性主义胜利。
《维多利亚一号》
当然症状性杀手/谋杀者还可以包括那些技术流/骗术人士:《意外》中古天乐领衔的杀人团伙、《人潮汹涌》和《杀手欧阳盆栽》中的调包杀手,他们虽然有特色,但在能力排行榜上并不出众,乃至是末尾。
从写实路线来看,近十年来最强的杀手当属王宝强在《一个人的武林》中扮演的先天残疾却练得一身绝技的封于修,这个角色综合了中国武林的挑战习俗与西方伦理的罪与罚套路,疯癫的人格配合绝妙的神功,是武痴,也是兼具智商和逻辑的杀人魔头。
《一个人的武林》
华语电影战后的六七十年,从王羽出演的《大刺客》到TVB年的台庆剧《杀手》,再到近两年贺岁档的接连放送,呈现的杀手形象可谓成百上千,以上罗列的诸位必然无法穷尽所有的款式、类型,但至少可以提供某个拼图,以管窥杀手银幕形象的过往塑造及变迁史。
就此而言,「最牛杀手」的说法必然是个噱头,因为最牛本就是个主观的判断,评判指标或许是道德正义、战力、技艺、性情、颜值、变态程度……不一而足。
就我看来,最牛的杀手是一个不说人话的群落,是《东邪西毒》中兼具穷山恶水和绝望诗意的那片沙漠的众生。杀手的C位是欧阳锋,但他不亲手杀人,这是杀手的最高境界,而在他的中介之下,来来去去、停停走走的黄药师、洪七、盲剑客、慕容嫣以及看不清脸的马贼首领,都是最宿命、最诗意的顶尖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