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宵读完的小说终于拍成了电影改编达预期

(听歌看文章更有感觉)

文/李霁琛

编辑/重案组之虎

年,一位法医开始在自己的博客上写自己经历过的一些小故事。

写了不到一个月,就积累了不少读者。后来他又将部分故事整理到了天涯论坛上发布,第二天就成了爆款。

很快,就有出版社找到了他。

从出书到改编成网剧,短短几年时间,他的名字变得天下皆知。

他叫秦明。

大家习惯了给他的名字前加上他的职业,称呼他:法医秦明。

我是《法医秦明》系列小说的老读者。

在老秦写的那些故事还被他起名为《鬼手佛心》时,我就曾因为他的文字整夜不能入睡。

我给朋友推荐《法医秦明》系列小说的时候,总会说:“这书精彩就精彩在真实,不但有真实的案件,更有真实的人性。”

“真实”是小说的优点,同时却也在无形中给《法医秦明》这个IP的大银幕改编增加了难度。

网剧倒是拍了一部又一部,大电影却久久不见踪影。

直到我听说《秦明·生死语者》将要上映的消息。

老实说,因为深知《法医秦明》的“不好拍”,我一开始并不是特别期待这部电影。

但在合肥看完首映场之后,我可以告诉大家:

对于我这个原著书迷来说,这部电影超过及格线了。

秦明自己则在现场表示:

改编超出预期,可以给98分。

在我看来,超出预期的地方,首先是对原著的还原。

本片改编自法医秦明系列的第一部《尸语者》。

作为秦明写的第一部小说,《尸语者》共归集了20个独立成章的精彩故事。

改编成电影的《秦明·生死语者》并非是挑选其中的某个特定案件,而是从20个故事里选取11个。

再将这11个故事中的犯罪手法、解剖细节、破案思路、秦明破案时的感受、情感纠葛、语言对白等等进行融汇提炼改编,最终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部《秦明·生死语者》。

影片中的很多细节处的表现可以说都能让原著粉有种找到归宿的温暖。

比如影片中秦明让实习法医嘉嘉第一次主刀解剖时,嘉嘉紧张到手抖。

这段便来源于第2案《沉睡之妻》,展现秦明第一次主刀时的紧张。

所不同的是,原著中秦明扮演的正是嘉嘉的角色,而片中的秦明便是“圣兵哥”的化身。

又比如影片中秦明在封闭的现场里发现了吸过血的蚊子,但尸体身上并无被叮咬的痕迹,于是便推断现场有其他人。

此桥段对应的是《尸语者》中的第19案《校园禁地》里凶手被蚊子叮咬的细节。

还比如许多只看过网剧版的观众其实都不知道,原著中秦明的好助手大宝,其实是个彻头彻尾的男儿身。

本片便高度尊重作者,在电影中为大宝恢复“真身”,让原著粉看了感到暖心。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两个角色,实习法医嘉嘉和秦明的女知己顾宛源,都是以现实中秦明的妻子“铃铛姐姐”(秦明妻子的微博名)为原型创作。

这两个角色对片中秦明的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以铃铛姐姐为原型,可以说是合情合理。

除了对原著的还原之外,再就是影片中讲述的故事,确实足够精彩。

简单来说,影片的核心剧情,是将原著《尸语者》中的部分单元案件,组合并改变成一起“案中案”。

影片从秦明无意间发现一具侵泡在福尔马林里多年的“无语体师”竟是死于他杀开始展开。

事件被曝光后,警方被媒体推至风口浪尖。

毕竟是一具已经死亡几年的尸体,任谁都会有点束手无策之感。

形势所迫之下,警方不得不尽快找出案件的真相。

一方是刑警队长林涛对公众交代的迫切,另一方则是法医秦明对于真相与正义的执着。

抽丝剥茧之下,他们竟发现,这具“无语体师”背后所隐藏的竟是一桩连环杀人案。

这具无语体师的凶杀案,竟然还牵扯到高利贷头目被斧头砍死于家中、it男无端肺部炸裂死亡、朝气青年意外发疯、花季少女坠江溺亡......等等。

这还没完。

更恐怖的是,这所有案件的蛛丝马迹串联起来竟然都指向同一件事——尘封16年的雪灾杀人案。

16年前,一位女画家带着助手来到雪山写生,没曾想却突遇暴雪。

万幸女画家遇到了一辆停在暴雪中的大巴车,大巴车里是同样被困在暴雪里的游客。

起初,他们相互照顾,彼此鼓励。

可到后来,食物越来越少,但暴雪却丝毫没有要停的痕迹。

伦理与道德在此时此地似乎变得不再重要。

风停雪消之后,女画家失踪了,她的家人再也没有找到她。

十六年后,秦明带着一片指甲敲开了连环杀人案凶手家的大门。

指甲是谁的指甲?为什么会留下一枚指甲?

凶手到底又是为何丧心病狂般疯狂屠杀?

真相,要留给大家去影院以求究竟了。

能透露的是,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并非是大奸大恶之徒,一切都是为了复仇。

一边是对旧爱逝去的不甘与愤怒,一边是对现在家庭的珍惜与不舍。

他有着自己的挣扎,也有着自己的痛苦,谈不上没有绝对的善与恶。

只能说,影片对这个角色塑造地太好了。

人物刻画丰满的同时,又保证了故事的扣人心弦。

正如我上文所提,《秦明·生死语者》这件案中案,太精彩了。

精彩之余,还有一点让人感到难能可贵。

影片对于“情与法”困境的刻画,颇为深刻。

尽管法律无情,但人始终是感性动物。

《秦明·生死语者》里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就是被仇恨蒙蔽了双眼,选择用自己的方式,以“私法”坚持自己心中的正义。

我们当然不赞同这种做法,因为这世上没有一个人有权力夺去另一个人的生命。

但关于凶手的犯罪心理和道德困境,都非常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究。

毕竟,人性是复杂的。

不得不承认,作为一部国产电影,能够在“私法”的尺度上作出突破,也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前进的一小步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秦明·生死语者》真正打动我的地方:

它拍出了真实的法医故事。

本片片名凸显的“生死语者”四个字,其实说的正是法医这个职业。

法医架起死者与生者间沟通的最后桥梁,让死者临行前的话语得以重现。

影片聚焦法医这一职业的特点,让观众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