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都说编导生个个心怀远大的理想,这话不假。恐怕多数同学都是怀揣着一个电影梦才勇敢踏上了编导这条充实而趣味的道路。
仰望星空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脚踏实地,在真正有能力拍电影前,我们也要先清晰地知道:好的电影是怎样的。
然而初探编导,难免有些疑虑。应该看多少部电影?应该怎么看电影?应该看什么样的电影?诸如此类的问题经常为同学们带来或多或少的困惑。所以今天,F君决定跟大家伙好好聊聊“看电影”的那些事儿,带你找准目标,横扫片荒,观影路上不迷茫。
问:艺考有观片量的要求吗?
即答:没有。
没有任何一所院校明确表示过要将观影量在规定数额以下的考生拒之门外,所以有这个顾虑的小伙伴们尽管放宽心啦。
但是注意了,这也不是说一个编导生可以在看少量电影的情况下就能考出一个好的成绩。因为在考场上被要求列出自己的影单书单也是比较常见的事情。
所以我们一直以来都会鼓励同学们积极自主、并且尽可能多地去观看各种各样的电影。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的是——
看电影对编导的意义是什么?
编导,或者说整个戏剧与影视类的学科,都非常讲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不单单要懂得专业知识,还要在将来有学以致用的潜力。
好比说将来某天,你成了一个摄影师,在全剧组开机前的最后一次会议上,你和导演就“如何拍摄才能让画面有惊悚感”这个问题争执不下,那么这个时候,你就要拿出你的专业知识和具体案例来说服导演了。而这些知识、案例来自于哪里呢?那么最便捷、最广泛、也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只有一个,那就是——经典电影。
高机位+短焦距+大俯拍,上帝视角的观者与剧中一无所知的主角形成对照,惊悚、悬疑、无助的感觉油然而生。
《惊魂记》中这段数秒的镜头成为众多惊悚片教科书般的范例。
好巧不巧,你正好看过《惊魂记》,于是你立刻说出了你的想法,并且还有影视经典作为佐证。导演被你精妙的设计和渊博的观影量而折服,当场表示要对你进行嘉奖。
于是,你凭借自身的努力,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鸡腿。
所以,对编导生来讲,看电影绝不是消遣,而是一种必要的学习途径。
相反,由于专业要求,编导生在看电影时必然被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