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前一天,他推送了一条公号:如果你感觉到四月的日子在重复三月,你是对的,4月1日正是三月初一。留言里有人会意:万幸这是由阳转阴啊。
封控首日,他评论转发一则新闻:大家一喊加油,需求上升,供给不变,油价涨了。
“你现在怎么写得像btr啦?”我嘲他。我知道小说家看不上btr。他说过那“不过就是写小聪明和抖机灵的”。在新书《上海胶囊》里,小说家btr嘲笑了一番现实中的btr。
4月初,家住静安区的btr同全城一起静止。他的“小聪明和抖机灵”,此时倒更像是一个上海小说家为“全域静态”生活添加的自嘲注脚。
01
阳台摄影
“第一张照片是居家隔离期的夫妻关系,下面那张是他们的几天前。”
阳台摄影之一阳台摄影之二
被作家孙甘露称为“亚洲城市观察者”的btr,赞美上海街头是个乐园:“二十四小时全天候开放,全年无休,街头是日常生活的天然剧场,展示了无数具有揭示性的现实切片。”巨鹿路、富民路和长乐路因电影《爱情神话》火出圈,在那之前,btr就常在“爱神区”溜达。
他发现“巨富长”街头的招牌暗藏玄机:上海梦可以经销批发吗?武康路99号自带眼睛?“爱神字”成为他神游上海的新导游。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上海街头全天侯不开放的这几天,没法游荡,btr开启了新的“阳台摄影”。
??????????????看!鸟在给我飞吻傍晚的一线阳光两只尾巴的猫
晒桔子皮
菜篮子清空了,花还开着
阳台上拍照,空调外机上晒桔子皮,上海小说家和他的邻居一样,就是能在螺丝壳里做道场,活得“结棍”。
02
读写吃喝
1点10分起床,做一份小炒肉,用莴笋叶焖一锅菜饭,一通“汰烧”流程下来,“用最快最快的速度,也要2点55分才能好”。
做饭占据了一大块时间,“一天只能烧一顿,不然一整天都会在做饭”。
不能外出,但btr在家很忙。
欠下的“稿债”得还:
作为一个小说迷和电影迷,他翻译过保罗·奥斯特的《孤独及其所创造的》和《冬日笔记》、伊朗导演阿巴斯的《樱桃的滋味:阿巴斯谈电影》、伍迪·艾伦的传记,后面的稿约在排着队。
他的小说集在杭州单向空间
新出的书得读:
美国“爷叔”史蒂文·M.约翰逊出了个《无聊发明合集》,裤门襟拉链遗忘警报器、单身懒汉就餐系统、热水浴缸敞篷车等一系列无聊发明,都挺迷人的;
《日记中的博尔赫斯》特别厚,他断断续续看了好久,时不时去翻几页;
波拉尼奥的《科幻精神》打上了“lockdown最佳读物”的标签,毕竟他本人是十年前在静安弄堂开“图书馆”,把波拉尼奥肖像立在书店门口的超级粉丝。
btr在朋友圈里推荐“lockdown最佳读物”
更多时候,头等大事还是吃喝。
咖啡囤了克,大概够喝一个半月。进口生豆,3月中旬在解封的深圳烘焙,正好赶在上海封控前寄到。
拿到社区3月底发的蔬菜包,btr忙于学习识别各种菜。尖尖菜叶之间的差别,以前他从没在意过。
用社区发的蔬菜包拼个字,“吃掉COVID”
每天早起定闹钟抢菜,盒马很难抢,他形容美团上的小超市“像是个pop快闪店”,只出现10分钟的那种。
配送运力低,葱难买,btr干脆在家水培葱。本来是插花瓶,后经朋友提醒诀窍,整个浸在水里,终于长出新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