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夸哪吒电影特效牛,其实这部90年代讲

彭洋怎么样 http://m.39.net/news/a_9448678.html
哪吒炸了,今年的暑期档,这部电影一步步点燃嗨点,票房已经破30亿。最大的特点俩字:颠覆。丑款哪吒、帅翻天的敖丙三太子、川普太乙真人,就连申公豹也成了鸡汤名言大师。当然,特效也是牛的。不过,在90年代早有一部复古名剧《封神榜》,融合了clut邪典、实验前卫、塑料特效、电子玄幻、元祖特摄,服化道全面超时代。碾压当时的价值观,也因为部分情节过于恐怖真实,成了不少80后的童年梦魇。颠覆尺度之大,不输《魔童降世》。《封神榜》和《西游记》在80后的童年里是两大神话史诗,每年暑假在卫视循环播放,酷炫带劲、藿香正气。长大后再看,简直是一部亚文化宝藏神剧。《魔童降世》里的哪吒是朋克的,《大闹龙宫》里的哪吒是为痛苦信仰自刎的少年,90版《封神榜》的哪吒,是独属于那个年代的清新草系男子。正气凛然,说话还带着变声期的奶声奶气,遇到妖邪就哈哈大笑,没有当代鲜肉的奶油感。这个叫何威的小演员,当年出演了一部《十六岁的花季》轰动全国,可以说是那时候的国民偶像剧。哪吒闹海的段落,你们的敖丙就长这个样子。但细想下这种盔甲头饰的服化道打破了《西游记》里龙族就是带着龙头皮套的刻板印象,很前卫。三太子现原形后一股昭和时期的古早特摄味迎面扑来。姜子牙,封神之战的白袍甘道夫,由著名话剧演员蓝天野饰演,由于太过经典,导致印象中的姜太公就该是这个样子。蓝天野老师当年因为被下放需要改名字,曾有一个特别狠的艺名——王皇。王皇这个艺名像极了《国际歌》里唱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一种我就是天王皇帝的霸气感。“战天斗地”的革命心和《魔童降世》里的“我命由己不由天”如出一辙。还有七十二变的杨戬,童年男神,神话里的帅气一哥,百战百胜,很稳。这些造型现在看来也是很潮的,比如下图,我恍然大悟这不是圣斗士的盔甲范儿么,从左到右——星矢、一辉、冰河。扮演申公豹的雷长喜老师,是《变形金刚》中擎天柱的配音演员,童年的次元壁这么联动了。很多90后印象更深的是TVB《封神榜》,陈浩民版哪吒、温碧霞版妲己。但我想说看看下面这图,你会被傅艺伟版妲己惊艳到,一个完美蛇蝎尤物形象。我怀疑整个剧组50%的投资预算都用在妲己的百变妆容上了,衣服换的比《花样年华》里的张曼玉还多。90版《封神榜》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Cult商纣王的宫殿颇有商朝奴隶社会的既视感,墙上壁画上的兽头人又有种古玛雅阿兹特克文明的风格。妲己变狐狸脸的画面在当时已经很牛了,建议写在中国电影特效史上,排在《流浪地球》之前。堪称中国第一硬核邪典Clut圣经神剧。专治各种不服的熊孩子。还有不得不提的就是片中充斥了大量宫廷邪典舞蹈,极大丰富了纣王和妲己的后现代前卫生活。比如这款双人健美舞,尺度突破了90年代的极限,这种展现健与美的人体艺术操,显然受到了美国八十年代健美风潮的影响。长大后才意识到明代小说《封神演义》本来就是一部无视次元壁的小说。堪称史上最早穿越爽文。商周奴隶社会背景,封建帝王时代的魔改,托塔天王李靖是唐朝人,哪吒是从佛教护法里进化来的。这部迷之神剧充满了塑料特效感,现在看来有种古早混搭前卫的实验风。申公豹和姜子牙的神仙打架就像跳迪斯科一样,豹爷的紫色魔法攻击仿佛八神庵的鬼烧,或宇智波鼬的天照,动漫感十足。《哪吒:魔童降世》里太乙真人有一个山河社稷图,带着哪吒进入了神仙迪士尼世界。山河社稷图和太极图都是《封神榜》里的一种空间法宝,能把三次元转换到二次元。我一想这不是《三体》里降维打击的二向箔么。剧里的降维法宝就是这样一个镶钻的粉底盒,很有创意。与当时举全国之力拍摄《西游记》不同,《封神榜》的班底是上海企划、香港投资、有外国特效师介入,在当时是很酷的一种实验尝试。在远古的封神台背景上,写着鸣谢上海天鹅面包房,这画面委实清奇港台明星在当时能来大陆参演,基本上等同于见到外星人。谭咏麟谭校长唱主题曲,红人小生汤镇宗加盟,为九十年代的大陆娱乐文化注入了一股清新活力。这部不伦不类的《封神榜》在当时是一部潮剧,做到了打破成见,现在放入Clut亚文化里解读,也可以嚼的津津有味,话不多说,看就完了,你的品味由你不由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9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