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爱心救助 https://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年被称为“国产科幻片元年”。但自《流浪地球》后,科幻电影并无新的佳作。今年8月,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被称为“科幻十条”,大力助推科幻电影发展。“科幻热”的背后,是市场的供需矛盾,也是专业人才的极度紧缺。面对科幻片,华语电影人应该如何努力呢?王红卫资深电影监制、编剧、策划。年至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年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年至年分别赴德国、美国访学。年至年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副主任。参与策划和编剧的主要作品有电影《疯狂的石头》《无人区》《心迷宫》《暴裂无声》《被光抓走的人》《疯狂的外星人》《流浪地球》等。这是王红卫第二年参加蓝星球科幻电影周。国内以科幻为主题的电影节展本就不多,而每一次几乎都能见到他的身影。论坛上,主持人让“金牌策划”王红卫聊聊,近期科幻项目观后感究竟如何。他调侃道:“科幻太热了,项目特别多,评审都不够用,似乎总是我们这几人,脸都看腻了。”观众爆发出笑声,继而又短暂的沉默。干完评审的活儿,还没来得及参加颁奖礼,王红卫就急匆匆赶高铁回北京,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他。傍晚,途经南京牛首山下的星巴克时,他特意要了一杯拿铁咖啡,“醒一下脑”,立即埋头于手机上的工作。这样的忙碌状态估计还要持续很久,只有春节可休息几天。疫情并没有浇灭人们对科幻的热情。作为《流浪地球》的策划、编剧,这一年,王红卫收到了许多科幻剧本。但是,“大多质量堪忧”。以科幻电影的眼光看,它们没有达到科幻的基准线。如果不以科幻,仅以普通类型电影的眼光看,好像一夜回到15年前。那是年,中国的电影市场刚刚起步,观众再次走进电影院,所有人欣喜不已。在大学导演系教书的王红卫忽然发现,自己再也无法享受闲暇时光了。伴随中国电影市场的兴起,他开始变得忙碌。一大堆剧本和项目送到他的手上。彼时,他的观感是一些项目并非能否赚钱的问题,而是连基本的剧作常识都没有。经过15年的发展,电影项目的常识性错误越来越少。直到这两年,忽然热起来的科幻电影,又让他仿佛回到15年前。一切,让人喜忧参半。科幻片绝不只有太空、人工智能等几个既有类型解放周末:这是您第二次参加蓝星球科幻电影周,创投项目的质量比一年前有所进步吗?王红卫:比起我之前看到的剧本,以及平时接触的社会项目,确实有一些进步。这可能就是我们这些人还愿意继续“掺和”科幻电影这件事的一个原因吧。解放周末:但您也指出,其中有一些犯常识性错误的剧本。这些剧本是出自没有经验的“外行”,还是说,职业编剧可以驾驭其他类型的电影,但科幻就不行了?王红卫:前者居多,主要是大量外行涌入。也因为去年《流浪地球》太火,让许多人注意到科幻这个类型,形成了巨大的话题量和影响力。有些人认为科幻是风投,是机会。也有一些人原本是科幻爱好者,此前没有与影视相关的从业经验,可能只是写写小说、看看电影。忽然之间,感觉自己爱好的东西大银幕上正在流行,那不如转行写电影剧本试试。相对而言,职业编剧写科幻的是最少的,他们或许不会犯剧作上的常识性错误,但是科幻内核不足,大多只是披了件科幻的外衣而已。这3类人,比例大概4:4:2。解放周末:这次的创投项目中有几个令人印象深刻。比如,有一个故事内核是从单车坟场延展开来的。有一个项目,用对外太空的向往,勾连起青春怀旧与中年危机。王红卫:总体来说,可以用“多元化”来形容。这次我们看到的项目,并非全是硬科幻,一部分人正试图拓展科幻题材的边界,用不规范的界定来说,有“心理科幻”“数学科幻”“语言科幻”等,林林总总。科幻片绝不只有太空、人工智能等几个既有类型。我非常鼓励中国电影从本土社会文化出发,进行科幻尝试。中国科幻热掀起之后,应该有更大的空间,给年轻人尝试更多的新东西。解放周末:但社会舆论似乎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9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