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2月22号,是冬至。
冬至,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吃过饺子汤圆后寓意增加一岁。
因为在古时,冬至代表新的一年的开始。
但今天不说冬至,而是另一个传统节日,七月十四中元节。
中元节和清明重阳一样,都是悼念死者的节日。
但比起清明重阳,七月十四一直是个被轻视的存在,就像《七月十四不见不散》这部电影一样。
这也是一部一直被忽略的华语恐怖电影。
午夜凶铃在如今全球化趋势下,各个地区的文化相互渗透。
我们也能看到不同地区的恐怖片。
比如《人皮客栈》、《德州电锯杀人狂》、《我唾弃你的坟墓》、《13号星期五》、《午夜凶铃》等等。
加上恐怖电影一直是华语电影的硬伤,以至很多人提起华语恐怖电影,往往是一种很不屑的态度,但《七月十四不见不散》这部电影足以刷新我们对华语恐怖电影的认知。
七月十四不见不散七个小朋友在七月十四相约每年的七月十四相聚见面,所以电影名叫“七月十四不见不散”
多年后,其中一个玩伴嘉仪(陈明真)的丈夫突然被杀。
刑警刘青云和周文健奉命调查此案,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陈明真有最大的犯罪嫌疑。
陈明真在警察录的口供和现场调查有很大的出入。
陈明真说丈夫死的那晚她和当年的童年玩伴在一起,但和警察一起调查下去,却发现陈明真口中所说的朋友一个个都已经过世,而且去世的时间都是七月十四的凌晨。
剩下一个因为车祸变成植物人,车祸的时间也是在七月十三,临近七月十四的晚上。
而在调查案件真相时,她们不断遭遇各种意外,而这些意外都和死去的朋友一样。
原来这一切离奇事件都与他们当年发的一个毒誓有关。
七月十四不见不散小时候,他们跟随家人在七月十三晚上烧纸钱而认识成为好朋友,并结为兄妹,七人在离别时,相约每年的七月十四都要相聚一次,并强调。
“每年都要来,不来就要死,死了也要来。”
但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七人的感情开始有隔阂。
渐渐地,她们不再参加每年一次的七月十四聚会。
但不来参加聚会的人,他们接连在七月十四十二点发生意外死去。
只有陈明真一直没有爽约,一直参加每年一次的聚会。
也因此,七人之中只有陈明真一直没有死。
七月十四不见不散《七月十四之不见不散》是香港恐怖片的经典之作,刘青云还因为这部电影而获奖。
但因为这是菲林时代的电影,对于如今的数字高清而言,电影的画质过于模糊,导致很多人对这部电影很不屑,但其实这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恐怖电影。
从最开始的凶杀案作为引发事件,刘青云和周文健在调查此案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各种诡异事件,悬念的铺垫足够吊人胃口。
所有不可思议的超自然现象都直指最后的答案。
七月十四,在七月十四的凌晨发的毒誓。
七月十四不见不散有句话叫“死者为大”,我们的文化对于死者是充满敬畏,清明扫墓路过别人的墓地,要说一声“对不起打扰了”。
这是极其庄重和严肃的。
《七月十四不见不散》的剧情其实不算新奇,但之所以能让人大呼恐怖,恰恰在于融汇了“七月十四”这个民俗节日,把这种恐怖事件直接和鬼节联系在一起,用传统文化来塑造气氛。
而这是因为七月十四是一个让人敬畏的庄严节日,在我们的文化和普遍认知里,鬼节是一个极其忌讳的节日,更何况有句话叫“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可惜的是,这部电影至今还没有高清修复,加上年代久远,以致于很多人都忽略了这部经典恐怖片。
文中图片来源于剧中截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