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炉十周年,你被这世界改变了吗

本文作者是小万家族的

阿呆

人丑还颜控的追星狗子在此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这是电影《熔炉》最广为流传的一句台词。

十年前的今天(年9月22日),《熔炉》在韩国上映,电影里让人毛骨悚然的故事与这句台词让人振聋发聩。

十年过去了,这个世界有变好吗?

答案未知。

但至少,《熔炉》在过去十年里一直提醒着每一位观众,“不要让这个世界改变你。”

如果平庸日常和越来越多的人性丑陋让你疲惫甚至麻木,或许我们是时候重温《熔炉》和它背后的故事了。

《熔炉》讲述的故事非常压抑:

来自首尔的美术老师姜仁浩(孔侑饰)前往雾津市慈爱特殊学校任职,却意外发现这所学校里很多聋哑孩子遭受校长和教职员工长期暴力性侵犯的秘密。

愤怒的姜仁浩与人权组织成员徐宥真(郑有美饰)决定帮助孩子们起诉加害者,但校长人脉广泛权势遮天,公检法层层包庇让孩子们期盼的公平与正义无处伸张……

比故事更压抑的,是这部电影取材自真实事件,并且事件的发展也如电影呈现的一般令人窒息。

据韩国的新闻报道,光州一所听障寄宿学校内,校长和教职人员从年开始对该校学生长期实施性暴力,受害学生有数十名之多。

年案件披露,震惊整个韩国。

与电影情节一样,受害学生多数遭受长期性暴力,一名18岁的女学生告诉记者,自己从12岁开始就遭到性侵犯。

但受害者的父母也多是残障人士,对子女的处境束手无策,面对学校的赔偿协商也更容易妥协。

于是在漫长的司法程序之后,包括校长在内的主犯都被无罪释放,只有学校行政室长和生活指导老师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年和2年。

还有更荒诞的:其中一名参与侵犯的教职人员甚至在年回校复职,直到电影《熔炉》上映时仍在该校工作。

加害者们光明正大走出法院继续光鲜地生活,对受害者来说,这无疑是又一次残酷的打击。

更可怕的是,在人权组织抗争的过程中,最先对外披露的教师和几位参与其中的律师都因这件事失去了生命。

讽刺的是,事件发生地光州,曾一度被认为是韩国民主的发源地。转机出现在年,彼时案件审理已经接近尾声。

但下面这几个人的相继接力,让电影《熔炉》真正改变了现状——哪怕只是一点点微小的改变。他们与这部电影背后的故事,令人起敬。

作家孔枝泳

年的一天,韩国作家孔枝泳翻开报纸,看到了这起案件的新闻报道。

报道中,年轻的记者在最后写道,“被告判处轻刑,并得以缓刑。翻译成手语的瞬间,法庭内充满了听觉障碍人士发出的惊呼声。”

孔枝泳被这句话击中,她决定放下手头一切事情投入到这起案件中,并很快动身前往光州与受害者和人权组织者们见面。

之后她多次往返首尔与光州进行采访取材,花了很长时间与受害者们相处。直到今天想起初次见面就信任她的听障儿童们的眼神,孔枝泳仍然会流泪。

很快,以光州案件为原型的小说《熔炉》开始连载。

写作花了两年半时间,孔枝泳的精神和生理都受到严重影响。这期间她甚至还收到了加害者们发来的会面邀请和人身威胁。

小说出版后,孔枝泳一直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