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雅集》的好看超乎想象,这部电影小编给8分。3分给特效,4分给演员,1分给郭敬明。别看郭敬明只占了1分,他这1分很重要。当郭敬明学乖以后,知道在电影里怎么收敛以后,他拍出来的电影,绝对可以成功商业化。
这部电影的小说是和《妖猫传》一个原著作者,场面华丽宏大,虽然没有金色,但是足够奢华。场景是一方面,尤其是贵气担当王子文,身上自带有钱属性。
毕竟布景团队是好莱坞的特效团队。打斗的场面另当别论,就其他布景,沉稳大气却不失奢华感,非常郭敬明。
这个故事发生在京都,这个地方虽然很多人没有去过,但是从各种渠道都见过视频或者图片,因此在布景上,郭敬明并没有敷衍。白天的故事基本上都发生在皇宫内,四方的宫殿四方的天,木质的建筑体现皇宫的严谨,宽阔的大殿有一种阴冷肃杀感。唯一的浪漫就是角落的樱花。
而晚上的场景在灯光的点缀下显得格外浪漫。有升起明月的大海,有热闹的街市,有亮灯的酒家,俯瞰整个京都城,一副升平安定的样子。
要是以前的郭敬明,说不好还会在布景上下大功夫,毕竟小时代系列的布景光一个灯就得好几千万。但是现在郭敬明学会收敛了,布景只是点缀,主要还是演员。
《晴雅集》的演员选角和小时代大有不同。不管是小时代也好,爵迹也罢,郭敬明对流量有执念。而流量的演技,就justsoso了。这部电影中,郭敬明的确也有流量人选,比如邓伦。但是郭敬明其他选角都是演技派。
赵又廷当年凭着整容的演技让夜华这个角色封神,所以演技不容小看。他饰演的晴明是全剧最收着演、最为内敛的角色。但越是这样的角色,爆发力反而越强。所以这部电影的演技大梁,还是赵又廷扛起来了。
但是这个角色对于赵又廷来说应该不难,毕竟夜华也是这个路子,所以说赵又廷演的好并不出乎意外。但是要想找个能替代他演晴明的,难。
王子文,本以为演妖精她最在行,可没想到她演绝望的人演的也不错。看完这部电影,小编就想问,王子文是怎么做到眼泪这么丰富的。感觉电影后半段的王子文眼睛里,始终有眼泪,是那种噙在眼里不掉,仿佛有一汪泉水似的泪水。
她不是在哭,是在流眼泪。感情在心里。这种分离感反而更加刻骨。
突然想到有一个热搜,王子文哭了11个小时,王子文的哭戏很多,但是每一场哭戏的情感不一样。哭的是对面的人,也是自己。
王子文饰演的公主有三段感情,第一段是对晴明的师傅忠行,公主对忠行的情感就是刚刚萌芽的感情。她有爱,但是她不能爱。因为祸蛇以她的感情为食,她需要断情绝爱。
第二段感情是对忠行用意念造就的侍神鹤守月,这两个人的感情最为交错复杂,可以说这是一段一错再错将错就错,宁可这样错下去的感情。所以这段感情是执念。
第三段感情是对老了、没有感情的忠行。忠行用法术把自己对公主的爱意变成了侍神,那么他本身就对公主无爱了,像是一个长者来看公主的这段感情。但是公主看到了年老的忠行,把当年的那份纯纯的爱又激发了出来,是不同于执念的爱,是油然而生的爱。
所以王子文在第三段感情哭戏中,是隔着屏幕真实的感觉到了掏心掏肺,她听着忠行说完“我爱过人,被人爱过”之后,脸上每一个神经都在颤抖的问出“那我算什么”时,真的这种感情的发泄以及细节,只有在大屏幕上能这样看到。
王子文用她脸上的每一根神经在表现内心的纠葛,隐忍的爆发,那种期待又失望,不甘却无助,内心对情感的呼喊和渴望,但是被现实踩碎的心,都表现在脸上了。不说别的了,王子文这个哭戏在小编心里真的封神了。
假如不是晴明带着她去见年老的忠行,她还停留在对鹤守月的执念中。因为鹤守月幻化成忠行的样子,让公主的爱变的自私狂妄。是的没错的,爱会变质。公主对忠行的爱,是正常的七情六欲,是爱慕。
但是对鹤守月的爱,是执念。因为公主体内封印着祸蛇,她离不开京都。祸蛇以她的情感为食。她不能动情。她孤独。鹤守月就是她情感宣泄的地方。越是这样压抑,就越需要一个出口。如洪水猛兽一般。变态了。
公主因为体内有祸蛇,所以不死不灭不欲。她最开始的名字叫芳月。看着别人生老病死爱恨一生,她却始终孤身一人,不孤独是假的。但是她并非没有尝过爱恨的滋味。所以她内心里有一个世界,就是以芳月的身份活一世,一生一世一双人的那种。
大概就是尝过了苦,所以芳月才说,假如有来生,她更愿意做一轮月亮,看这世间阴晴圆缺,但是她却能置身事外。王子文这个角色太苦了。她完成的很好,很有突破。
春夏依旧表现亮眼。自从《踏雪寻梅》以后,春夏演技不差,但是始终难有非常出名的角色。电影中的春夏从服饰上并没有特别突出春夏的性格,春夏本人是个有一丝游离感的人,但是电影中她饰演的法师泷夜却有敏锐的直觉。
春夏是个合格的演员,泷夜有点小机灵,有点奇怪,也有一个法师该有的道行。其实小编是没有太懂为什么郭敬明会选择春夏,她造型的异域感完全来自于服装,难道就因为春夏有一张电影脸吗?虽然泷夜的气质和春夏是有贴合的部分,但是小编觉得,郭敬明并没有把春夏精彩的一面拍出来。
邓伦的演技并没有很惊艳,但也是好的,小编觉得相比于演技,邓伦最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