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黑人抬棺,和这几部小说电影,让人觉

局部白癜风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90402/7019202.html

由最近火热的黑人抬棺,我觉得死亡并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反而不死才是。

“黑哥一笑,生死难料,棺材一抬,世间白来。”

在加纳,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除了婚礼,就是葬礼。

葬礼是每个加纳人一生中最昂贵、最隆重的场合。

舞蹈葬礼在西非国家流传很广,抬棺者常被雇佣来举办这种葬礼。加纳葬礼以其精美的木雕棺木而闻名,更像是节日,而不是痛苦的时刻。穿着时髦的抬棺者,肩上抬着棺木,鼓掌跺脚,用狂野的舞蹈安慰失去亲人的生者,并鼓励他们参与到舞蹈中来这只是别人的一种习俗而已,跟我们亲人逝世以哭泣来祭奠差不多,他们则用舞蹈来安慰失去亲人的生者。

在加纳,葬礼也有着实现愿望、身份认知的含义,比方说你生前想开飞机,就会把你的棺材做成飞机,或者是你生前是个鞋匠,那你的棺材就是一只大皮鞋。

加纳有句俗话:“死了就知道有多少人爱你了。”

葬礼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体面最被respect的时候。

在加纳人的传统里

灵魂死后会去往古阿散蒂王朝的天国

也会是死者新生的开始

画作《AshantiYamFestival》里的非洲

对于加纳人民来说,死亡只是从有形的人类形态到无形的精神领域的过渡,而不是一切的终点。

但永生不死,一直是人类所期望的

常常有这样一个时刻,我们会害怕心脏停止跳动,恐惧死亡。

因为永生不死的诱惑,引得无数的人为之前赴后继,吞丹食药,拜神信佛,只为益寿延年。

试想,如果人类避免了死亡,实现长生不死,意味着什么?

如果往更深的地方思考一下的话,人类永生,人类在漫长的时间失去活着的意义,这极将有可能会变成另一个可怕故事的开始。

在很多小说和电影的故事里,永生不死往往被视为诅咒,有很多为此痛苦的灵魂与自己不死的命运相抗争的例子。

01

永生并不会带来幸福,只会带来孤独的寂寞

如果可以肉体永生,那会不会是一种幸福?我无从得知,但是电影《机器管家》回答了这个问题,而答案则是:不会!肉体永生并不会带来幸福,只会带来一种异样的寂寞。

当你看到《机器管家》里的机器人安德鲁愿意放弃长生不老、放弃特异功能去换取一颗能发热,能跳动的心时,就会觉得哪怕死亡也会不期而至,其实也没那么可怕。

机器人安德鲁它爱上了人类,由于是机器人的缘故,没人承认他的爱、他的婚姻。他向联邦法庭申请,希望通过一条法令,承认安德鲁是人类。联邦法庭用“没有长生不老的人类”驳回了它的请求。

最后安德鲁向机器体内注入血液,并设定了生命界限。联邦法庭最终宣布它可以与人类结婚,当消息传来时,安德鲁安详地离开了人世,闭上眼睛,体验了作为人的感觉——死亡。

最终安德鲁与人类爱人一起衰老死亡

他拥有无穷无尽的时间,因而就不会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所以,他选择面对死亡。

用科幻色彩赋予生命启迪,在《机器管家》中是如此的真挚,电影机器管家从机器到人的蜕变,选择死亡,将爱情、自由、尊严放在首位。

安德鲁在法庭上的发言

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都会死亡,你虽然拥有了永生但却没有维持一切不变的能力,

我们与所爱的人,终要分别。分别是痛苦的,但这才合常理,因为生命应当有始有终。

永生不死是一种惩罚,它会让你看着自己的所爱一个个死去,就如机器人安德鲁生命里的两百年一样,两百年的时间可以洗净许多记忆,但是却模糊不掉掉看着自己曾经深深爱过的身影。

02

在永生长久的日子,过上无聊重复的日子

在道格拉斯·亚当斯的《银河系漫游指南》小说故事里,因为意外而获得永生的航天员阿瑟尔·登特发现自己在无尽的时间里,几乎无所事事。

“但是到最后,让他受不了的却是星期天的下午,那种可怕的倦怠出现在2点55分左右。你心里很清楚,一天之内能泡的澡自己已经全泡过了;无论对纸上的哪段话盯上多长时间,你都别想把它读进去,也不可能真正用上它所描述的革命性剪裁新技术;而当你盯着钟看时指针会无情地移向四点,把你带进灵魂之漫长黑暗的下午茶时间。”

根据《银行系漫游指南》改编的电影,这

阿瑟尔·登特慢慢地混沌,木然地看这一切的变化,但冰箱里的东西会变得不新鲜,他体验过的东西,像坏掉的炒饭,在油锅里翻来覆去,吱吱嘎嘎,直到大米失去了原色,失去了回忆的兴趣。

永恒其实也是一种死亡,珍惜如此未知且有限的今天吧。

03

身体在衰弱、面容在腐坏、记忆在消退

永生的前提是保持健康,如果永生只是垂死挣扎几千年上万年,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格列佛游记》中,在永生国的岛屿上,斯特鲁德布鲁格人只是长生不死,他们还是和常人一样不断变老,老了又死不掉。

《格列佛的游记》插图,可怜的“永生人

在80岁时智力体力衰退,就会被剥夺法律权利,但他们仍然永远活着,衰老而无助,郁郁寡欢,生无所恋。

到九十岁,牙齿头发都掉光,嗅觉味觉衰退,食欲不振,记忆力也没了,没法读书学习。社会的语言不断变化,他们跟不上,过一两百年就没法跟周围的人交流。

因此格列佛说:“他们是我生平所见到的最令人伤心的人”。

04

寿命没有意义,人类失去善恶

电影《逃离地下天堂》里的故事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西元年,城市中长寿的人类无忧无虑,可自由毫无拘束的追求享乐。

但人口过多,根据投票结果,城市采取极端措施来控制过度拥挤的世界及其稀缺的资源:30岁的人要接受“重生仪式”,实则就是送死。

当一个市场里金钱无限的时候,钱就没有意义了,衡量商品质量的标准就没有了。

当一个世界里所有人能长寿的时候,寿命就没有意义了,衡量人类善恶的概念就没有了。

永生是至善,一旦人人都成为至善则人人都必然以自我作为一切价值意义的出发点和皈依则至善就成为至恶。

05

死亡,才是造物主给人类安排的归属

在托尔金的魔幻小说《指环王》、《精灵宝钻》、《霍比特人》中有两个戏份最大的种族:精灵和人类。

精灵,她们是美丽又充满智慧的种族,长生不死,他们的智慧随纪元流逝而不断增长,疾病或瘟疫都不能导致他们死亡。

人类,会死亡,但人类的儿女向西、向北、向南漫游出去,他们容易获得快乐。

在托尔金的上述设定里面,永生并不是什么好事,死亡才是归属。

精灵是永生不朽的,甚至他们的肉体被杀害,灵魂仍徘徊在宇宙中,等待直到世界终结。

人类却拥有创世神伊露维塔独有的的赠礼——必死之命。当人类终结后,精灵才会从宇宙的束缚中释放,远离喧嚣地永眠。

可是创世神的好意并没有传达给人类们,人类将死亡视作末日,而非馈赠。

对死亡的恐惧腐蚀人类的心,人类对永生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最终导致了人类王国努曼诺尔的覆灭:

努曼诺尔的末代君王叫阿-法拉宗,也称“金袍法拉宗”,是最强大的国王。他野心极大,想成为中土大陆的主宰。巅峰时期的人类文明兵力强盛得连索隆(第二位反派)都乖乖投降。阿-法拉宗将索隆作为俘虏带回努曼诺尔,结果在之后的三年的时间里反被索隆的谗言腐化。想获得长寿的阿-法拉宗被索隆诱惑,认为维拉吝惜给他们永恒的生命,嫉妒精灵的不老不死,多次违反维拉的禁令向西航行攻打维拉所居住的阿门洲。最后触怒维拉将维林诺从世界上隐藏,而努美诺尔大陆也被沉没,努曼诺尔最终走向了灭亡。

看完以上的永生故事。

所以永生不死到底会给我们的现实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我们真的需要它吗?我们真的有勇气去接纳吗?

获得肉体永生,但却没有维持一切不变的能力,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都会死亡,你的身体在衰弱、面容在腐坏、记忆在消退,你不记得你的快乐悲伤、你经历的美好,失去善恶之分。

我们无法接纳长生不死,所以,好好面对死亡。像加纳人一样,接纳它。

活着的时候就好好活着吧,在你的有限生命里实现宽广的梦想。

打理好你的各种财富,不要活着浑浑噩噩不知所谓,面对死亡时说没准备好不肯接受事实。

在对待死亡这件事上,用一种不一样的态度,还挺潇洒的,不是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