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者从小说到电影

年海明威出版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收录了他最有名的短篇《白象似的群山》和《杀人者》:

曾经非常喜欢海明威简练、克制的文风,越嚼越有味道。给青春杂志写爱情小说,会不自觉地加以模仿,觉得这样写人物才酷。

后来品读鲁迅(《孔乙己》)、加缪、奈保尔……与这些超一流作家相比,海明威、卡佛的简约显得很不自然,这种简约在一些局部相当出彩,属于非常重要的写作技术,但一篇小说如果都是这种容易憋出内伤的节制,会显得矫揉造作,感觉很别扭。

真正的铁血男儿,不是浮于表面的内敛、寡言,而是“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的悲壮、决绝,如果生命是一场悲剧,让下一个伤口在前方等我……

年纳博科夫嘲笑海明威的智力和情感都很幼稚,唯独赞扬《杀人者》“令人愉快,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杀人者》中的前拳击手奥利,得知有人要来杀他,仍然无动于衷地躺在床上,着实耐人寻味:浑身长满绝望的羽毛,拒绝再逃,是因为严重抑郁,还是心如死灰,愿为往事接受命运的裁决?

悬念丛生,配得上纳博科夫的赞美,但海明威在小说结尾又犯了老毛病:

他这样等在屋子里,同时知道自己眼看就要碰上什么事情,我可真不忍心想象这事。这太他妈的可怕了。

尼克决定离开这座充满绝望和死亡气息的城市,原因已经交待得一清二楚,又何必画蛇添足向知道内情的乔治解释?太直白,太蔑视读者的智力了。

尽管存在这样的瑕疵和遗憾,《杀人者》依旧扣人心弦,对杀手的塑造不落窠臼,看似与杀戮无关的“废话”,极大地影响了载入影史的《低俗小说》():

根据《杀人者》改编的两部电影亦可圈可点:

《绣巾蒙面盗》()

海明威亲自参与编剧,影片前11分钟与原著几乎完全一致,接下来由气质冷艳、神秘的艾娃·加德纳演绎蛇蝎美人,男主被迷得神魂颠倒:

艾娃·加德纳凭借此片红透好莱坞,被称为地表最美丽的脊椎动物,男主飞蛾扑火也在所不惜的设定极具说服力:

《杀手》()

塔可夫斯基与电影学院的两个同学联合导演的短片处女作,杀手和导演一样略显青涩:

塔圣对原著的理解非常准确,人物的绝望无边无际:

死很可怕,更可怕的是生不如死,完全丧失求生意志……

那么,这个人究竟遭遇了什么?

《绣巾蒙面盗》的演绎非常成功,你自认绝不会掉进去的陷阱,或许只是因为你从未有过无法自拔的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