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流浪地球,还有这些科幻小说值得改

借着《流浪地球》《复仇者联盟4》等科幻电影大热的势头,今年首场上海文学影视创投峰会将目光聚焦在科幻题材的文学作品上。6月5日,上海文学影视创投峰会科幻题材专场在上海市作家协会召开,通过作协专业作家自荐和阅文集团、谷臻故事工场的多重推荐,共选出8部不同类型、不同主题、适宜改编为科幻电影或网络剧的佳作。八部作品包括蔡骏《宛如昨日》、哥舒意《如果是世界只有我和你》、李宏伟《国王与抒情诗》等,涵盖冒险悬疑、时空轮回、宇宙探索和未来科技等多个方面。《宛如昨日》最早是蔡骏发表在《科幻世界》杂志上的一部短篇,小说中人们能够通过设备清晰地还原出自己过去所有的时间、精力和细节。“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都会慢慢的丢失掉很多很多记忆的细节,当我们把人生当中每一个点滴的细节都以回忆全部呈现出来,不仅让人内心得到极大的满足,而且会发现过去很多秘密,甚至帮助我们找到谜案,当然可能也会带来心理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再广泛地扩散开来,又会影响到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蔡骏在峰会上说,小说的创意得到了肯定,于是发表后又再度创作成了一部长篇小说,将VR游戏与悬疑推理结合,讲述一位天才编程少女的破案追凶之路。蔡骏谈《宛如昨日》蔡骏介绍,在创意设计这个设备和科幻的时候,给它设计了进阶的升级的过程,小说里面未来的规划,能够升级到2.0、3.0,让每一个阶段都能够呈现下一步全新的视觉呈现。“我们还对《宛如昨日》的网络剧进行了简单的方案策划和剧本筹备工作。”《宛如昨日》《如果世界只有我和你》将情节设定在末日地震之后,世界上所有的城市都毁灭了,上海变成了一座孤岛,仿佛全世界只剩下两个人还活着。三十岁的男人秀哉和六岁的男孩小树。一个是普通的上班族宅男,一个是缺失父爱又失去母亲的孤独男孩儿。两人非亲非故,从别扭地相处到相依为命。哥舒意在创投峰会上说,《如果世界只有我和你》并没有拯救世界的激烈情节,而是更注重情感描写。“这个小说对标起来更加像治愈系的电影作品,比如说《当幸福来敲门》,我这个电影也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小孩子两个人演下来的东西,也和《菊次郎的夏天》的格调非常像。”哥舒意在峰会上介绍《如果世界只有我和你》谷臻故事工场推荐了四部科幻小说,《国王与抒情诗》、《时空迷阵》、《专访轮回者》、《隧道》。《国王与抒情诗》中,人类信息交流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植入大脑中的意识晶体可以随时捕捉个人意识、储存记忆,再通过作为中介的移动灵魂,人人都可接入意识共同体,与他人与世界直接以意识交流。架构并运营意识晶体、移动灵魂、意识共同体的帝国文化据此成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商业帝国,帝国文化的创建人与掌控者也始终被外界尊称为“国王”,任何国家与组织对其都要礼让三分。在这样的背景下,获得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宇文往户在家中自尽,切断与意识共同体的关联前几分钟,宇文往户给他的忘年交黎普雷发来一封邮件,内容仅六个字——“就此断绝。保重。”麻烦接踵而至,而真相,必须在12月10日,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前找出。《国王与抒情诗》“这篇小说首先兼具文学性、故事性与科幻性,还有平易近人的软科幻,以及对诺贝尔文学奖停办的奇特预测,同时对于未来文学形式以及大数据、5G的想象符合当下热点。最后作者在年的时候预测到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反思,诺贝尔文学奖对文学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都是当下和学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