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鞋子不同于欧美大片的酷爽,却给我沁

外面总是阴雨绵绵,只好在网上找电影看,无意中发现了这部伊朗电影《小鞋子》。不同于欧美大片的酷爽,这部朴实无华的故事,却给我了沁人心脾的触动。《小鞋子》的故事很简单,它以儿童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关于鞋子的故事,平静地讲述了两兄妹怎么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鞋子的问题。

导演并没有试图把他们表现得和难民一样地乞讨观众的同情,而是从头到尾展现了两个小孩子的努力。他们像大多数小孩一样惊慌失措,惴惴不安,把能想到的办法都尝试了,却依旧于事无补。但这些依旧无法阻止我的关切之情,迫切地想知道他们的努力是否能够成功。

他们虽然很贫穷,却也没有放弃对鞋子的追求。很多时候,有些人又何尝不是如此,追求着一些人不屑一顾的东西。即便这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但谁都有追求中的奋斗和成长的权利,这是谁也夺不走的。

因此,要把《小鞋子》说成是一部儿童影片我觉得也不尽然。它其实也是拍给大人看的,让我们咂一咂生活,在这个下午看完之后安静地想一想。

没有刻意地表现生活艰难,却处处散发出人性的美。阿里妹妹终于找到了那双丢失的鞋,却发现穿在一个盲人的女儿脚上。她躲在墙后看着,却转身离去了。没有一句台词,没有一个音符,但是却能深深打动人心,让人为她鼓掌。我想这掌声的意思是鼓励和赞赏,没有那些廉价的同情,里面唯有一种坚硬的东西,我想那就是尊严。

每当看到阿里哭得梨花带雨,我真想上前告诉他“没了那双小鞋子,你和妹妹照样会有个幸福的童年,地球照转,哭过之后,照样可以是云淡风轻的一天。”

但很快我就释然了,这或许就是我们已不再拥有的纯粹吧!每一次都可以全心全意,期盼着能用努力换回自己想要的东西。得不到纵然是百分之百的失落,得到后却也伴着百分之百的喜悦。那种痛快与清冽感已然一去不返。

如今的我们已不再那么单纯,不再相信生活就是硬币,只有正反两面可供选择,而是已经长成能够看到生活中更多“灰色地带”的大人。我们的欲望,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像气球一样无限膨胀。它飘在空中就像捉摸不定的浮云,落在地上却砸成难填的欲望之壑。

这或许便是当代社会的众多悖论之一吧!

我们嘲笑孩子的单纯,却感叹着成年社会欲壑难填的人心险恶,渴求着那些曾经的纯粹。小时候,一颗糖果可以成为快乐的源泉;长大后,金银成山却会让人辗转难眠。

浮躁在蔓延,那些散发着商业气味的流水线商品,附加了太多不纯粹的东西,却遗失了那些曾经的温暖与真实。

阿里的奔跑,就是一种以爱之名的纯粹。爱不一定要是华丽的衣物和数不尽的美食才能表达。爱,可以是当阿里发现妹妹的铅笔短得她的小手都握不住时,默默地将自己的笔放到她面前。

爱是简单地传达,却有着感人至深的温暖。

看完全片,我没有眼泪,没有叹息,只有一个安静的晚上,一池水,一群鱼,和我自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