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很久以来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说19世纪殖民主义与小说、歌剧成为时代符号,20世纪的时代符号则是法西斯主义、精神分析和电影。那么在21世纪呢?电影失去了它作为时代符号的意义吗?黑泽明或大岛渚的影片或许依然使全世界各地的观众流下热泪,但是,我们与电影之间的关系又发生了哪些改变?在新片信息此起彼伏、网络影评风起云涌的当下,人们已经不在期盼通过杂志或报纸专栏获得什么电影信息或知识了。如今每一个人都体验并占有着海量的影片,这在二十年或十年之前甚至无法想象。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对于电影的共享体验,从前和不相识的陌生人紧密坐在一起分享同一份感动的经验,已经逐渐被独自一人观赏DVD或网络电影的感受所取代……在电影被发明两个世纪之后,批量生产、快速消费的影片与被网络和打分软件控制的观众使人与电影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年,日本电影研究者四方田犬彦出版了《日本电影年》,十年后,他在此书基础上对年后的日本电影动向做了增补修订,得到了《日本电影年》一书。如今距离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诞生也已经过去了年,将中日电影的百年发展道路加以对比,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些新的启示。四方田犬彦在这本书的中文版序言中写道:“东亚的电影发展史,就是来自西方的现代主义的发展历史,但它不仅仅如此。不要忘记一个事实:电影是在本土已有的戏剧文化背景之下发展起来的。日本电影的历史算来不过百年,但我们要理解这一百年的历史,就必须要了解电影到来之前的百年文化史。而这种文化融合本身就是一本东亚现代史。”经出版社授权,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从书中节选了新增补章节《拍片泡沫中的日本电影-》的部分内容,以期与读者通过了解日本电影新时期的种种走向,反观中国电影的现状与问题,或对更广阔的东亚电影文化有一个更深入更完整的认识。四方田犬彦与《日本电影年》中文版一、日本电影的沉没:内容轻薄,研究颓废新世纪头一个十年是一个混乱的时代。日本社会未能实现经济复兴,奥姆真理教问题的本质也未能得到阐明,而停滞状态就这样持续了下来。朝鲜绑架日本人的问题终于得到证实,但同时总理大臣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加深了日本与东亚各国之间的外交孤立。为这十年做了最好注脚的影片,当属当年的大片《日本沉没》(『日本沈没』NIHONCHINBOTSU,)的同名重拍作品(樋口真嗣,),以及河崎实(KawasakiMinoru)对这部经典作品的恶搞之作《日本以外全部沉没》(『日本以外全部沈没』NIHONIGAIZENBUCHIBOTSU,)。不久这一预言在年3月11日部分应验。本章将讨论到这起事件发生为止的11年日本电影。进入21世纪头一个十年,电影评论家已经无法掌握同时代的全部日本电影,观众们也对应该以什么为基准选看电影全然不得要领。只有电视机里的电影预告宣传在人们耳边执着地反复鼓噪。尽管电影研究在大学正式起步,但研究者无人参与现实的电影制作。那些自诩为法国式作者主义立场的媒体评论员几乎不留任何痕迹地消失了踪影。围绕电影的讨论,或者演变为匿名发表的稚拙的观后感式的文章,或者将对电影的细节进行的数据统计误以为评论加以发表。任何电影研究都无法超越这样一种颓废的局面。阿猫阿狗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谈论电影,但这些私语早已无人倾听。随着媒体形态与新技术的发展,普通人接近电影的方法在这十年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进电影院到看录像带,进而看DVD,看蓝光,直到从网络直接下载,原本叫作“影片”的内容产品目不暇接地变幻着承载媒体,丧失了原有的质感和非日常性。全球化这一世界性同质化运动使日本与外国的差异不再有意义,所有的人都失去了可以隐居的空间。尽管如此,宇惠和昭(KazuakiUe)拍摄的《达令是外国人》(『ダーリンは外国人』DARINWAGAIKOKUJIN,)等落后于时代的喜剧在日本还是火爆一时。日本电影不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