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潮汹涌票房破4亿终逆袭,但电影放春

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 https://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
《人潮汹涌》票房毫无悬念地逆袭了,只是逆袭来得稍微有点晚。上映16天后,影片票房未见颓势,反倒周六比周五上涨近三成,逆袭新片《猫和老鼠》回升至单日季军,并不断缩小与《唐探3》的差距,其累计综合票房也已突破4亿关口。在影片排片最艰难的时刻,猫眼专业版的票房预测仅为不到3亿,而目前猫眼专业版对影片的票房预测已经调整为6.13亿,比最低票房预测整整翻了一番以上。影片票房逆袭曲线已经非常接近导演饶晓志上一部逆袭黑马《无名之辈》,但如果不是选择在春节档上映,影片的票房只会是6亿+而已吗?我们显然低估了刘德华的票房号召力。高口碑+天王+求排片,《人潮》终于逐渐汹涌为什么《人潮汹涌》在春节档票房起跑那么糟糕,又为什么影片能最终逆袭?影片起跑艰难的一大原因是:作为春节档腰部影片,电影没能拿到足够优势的首轮排片。虽然看上去影片首日排片量还不错,但实际上其中有大量中午、深夜时间段的排片,不但没有撑起票房,反倒从数据上拉低了上座率,结果从第二天影片就失去了影院的支持,排片量急速下坠,而在排片不利的情况下,影片就更难逆袭,所以在春节档前半段,影片票房表现几乎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那为什么影片最终还是票房逆袭了呢?首先是口碑过硬,《人潮汹涌》本身有刘德华+肖央+万茜的强演技阵容,导演此前的《无名之辈》是黑马逆袭的典型案例,即便是在和好莱坞高口碑超英大片《毒液》的对抗下也拿下了将近8亿的票房。由饶晓志操刀大幅改编日本原作的《人潮汹涌》是一部优质影片,这一点毫无疑问。作为导演的第三部导演作品,影片依旧延续了饶晓志擅长的黑色幽默风格和日本原作的故事结构,但导演又以荒诞幽默的手法对人生意义进行了非常独特的诠释,相比日式交换人生的小清新,饶晓志真正要说的是每一个无名之辈都有机会在人潮汹涌中找到自己的人生。那为什么一开始影片没有口碑逆袭?因为影片被春节档给淹没了。同档期的《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哪吒重生》的口碑都不差。而《人潮汹涌》的春节档合家欢元素远不及《你好,李焕英》、《唐探3》,重工业属性又不及《刺杀小说家》、《哪吒重生》,简单来说,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档影片。令人欣慰的是,在导演饶晓志两次求排片,以及刘德华主动配合导演发出演唱《十七岁》的小视频后,关于影片排片太少的呼声开始刷屏,影片票房不断逆跌之下,高品质终于同时被观众和院线看到。加上《唐探3》口碑下滑,《你好,李焕英》口碑完全释放,《人潮汹涌》的机会终于来了。如果不放春节档,刘德华又多一部10亿+现在影片的票房走势已经远远超出了票房低谷时业界和票房预测专业机构的预期,逆袭之势已成,那么影片定档春节档是做对了吗?没有,定档错误,依然是《人潮汹涌》最大的败笔。正是因为相信影片的品质,片方认定影片会口碑翻盘,实现票房逆袭,事实证明,片方也并非盲目自信,影片的确是逆袭了。但假如不是放在春节档和其它更适合春节档的头部影片硬拼,凭借影片的好口碑和刘德华自带的强大票房下沉力,结合导演前作《无名之辈》的最终票房,10亿票房是个问题吗?绝对不是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片方高估了影片在春节档的逆袭潜力。从过往春节档逆袭史来看,一个春节档,最多能容纳多少影片逆袭?答案是:一部。过去那么多春节档,有过两部黑马一起逆袭的历史吗?答案是从来没有,因为市场容量和口碑逆袭空间都有限,谁能成为那匹黑马,谁就能吃下春节档最可口的逆袭蛋糕,《红海行动》如此,《流浪地球》如此,《李焕英》也如此。因为好口碑是对比出来的,口碑是一个相对值。所谓口碑黑马,一部分取决于自己的品质,一部分取决于竞品,竞品口碑都不能打,《功夫瑜伽》也能逆袭,竞品口碑都不错,逆袭的就是有口碑有共情的《你好,李焕英》。但假如把《人潮汹涌》放到一个冷档期,至少,是一个不像春节档这么人潮汹涌的暑期档、元旦档、清明档去,凭借强口碑+天王的号召力,口碑制霸的,难道不就是《人潮汹涌》了吗?这些简单的道理片方不知道吗?那为什么还要硬闯春节档呢?大概,还是对影片成为票房黑马过于自信。但影片留下的教训就是:到底是要在春节档成为“无名之辈”,还是在小档期创造“人潮汹涌”?《人潮汹涌》最后还是凭借口碑和观众缘逆袭了,也再度证实了刘德华廉颇老矣的说法根本不成立,但下一部强攻春节档的“口碑黑马”型影片,可未必有饶导演的运气。毕竟,不是每部黑马影片都有一个主演叫刘德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8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