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写书最赚钱的是金庸,国外是写了《哈利波特》系列的JK·罗琳。
曾经有个段子:金庸写了十四部小说,连起来是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JK·罗琳写的书,也能连成一句话,叫“哈哈哈哈哈哈哈”。
因为《哈利波特》JK·罗琳赚了几十亿。那金庸因为写书又赚了多少钱呢?
金庸,本名查良镛我们先来讲几个关于金庸版税很有名的故事。
“一块钱”
上世纪90年代,内地许多知识分子都开始推崇金庸的文化地位。中央电视台则决定投拍《笑傲江湖》,算是大陆主流舆论对金庸认可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这样的背景下,年金庸只象征性地收取了一块钱的版权费,将《笑傲江湖》的影视版权送给了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一方面,金庸对先前港台拍的影视剧并不满意,在看过央视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装戏后,他对央视的翻拍水平非常看好。另一方面,央视对于作品及作者文化的宣传作用是无可比拟的。
央视版《笑傲江湖》“六万元”
年周星驰拍摄电影《功夫》。在电影上映之前,周星驰找到金庸,表示要向金庸支付版权费。金庸很是疑惑,周星驰则解释说,《功夫》一片中使用了“杨过”,“小龙女”等金庸小说里的人物名字和武功招式,所以需要支付版权费。
金庸觉得很有趣,因为感动于周星驰对版权的尊重表示可以免费送给周星驰用。但周星驰坚持要付钱,并细数出了电影中用到的六处名字和武功招式。金庸笑言:“用了6个,1个1万,就给6万元吧。”
金庸在收到这6万元版费后直接替周星驰捐给了灾区。
周星驰《功夫》说个故事外的衍生小故事。作者江南“同人小说”《此间的少年》里用了金庸原著中许多人物名字,获得了高额盈利却从未有所表示。年,金庸将江南告上法庭,年庭审结果江南需要赔偿金庸万元……
金老爷子也是很有脾气,你主动来问我就象征性意思一下,你不来问我就告你让你赔更多。
江南被金庸告上法庭“一个亿”
说到“一个亿”的故事,先前金庸以一块钱授权央视拍摄《笑傲江湖》后,有媒体记者问金庸,会不会同样以“一块钱”的价格把其他著作的影视改编权许可给央视?
金庸则回答,很可能会卖,不过不是“一块钱”,有可能是“一个亿”。因为金庸觉得从目前的市场形势来看,这部央视《笑傲江湖》应该会取得很不错的经济效益。他对自己其它的作品在内地市场的后续翻拍非常有信心。
83版《射雕英雄传》“上下五千年最有钱的文人”
很多人称金庸是“上下五千年最有钱的文人”。这句话源于金庸的好友倪匡,倪曾说,金庸是“中国五千年來第一个致富的知识分子”。
香江四大才子:左二为金庸,右一为倪匡金庸从年开始写长篇武侠小说。到上世纪70年代,单单是小说的版税金庸就将几千万收入囊中。并且金庸的小说经久不衰,历经三四十年依然不断再版发行。年金庸小說在内地重新集结出版,至年,金庸又收到万的再版费。
而真正掀起“金庸神话”的,还是那14部武侠小说以及以其为基础改编、翻拍的影视作品。
自年《书剑恩仇录》问世,金庸的武侠小说先在香港、东南亚等地,然后在海峡两岸直至整个华人圈长盛不衰。金庸早前曾说,他每年单从港台地区得到的版税(包括电影、电视)就达到了万元左右。有人曾统计过,从年到年,金庸的小说被改编成多部电视剧,这每年大约能为他带来万元。
古天乐版《神雕侠侣》即使金庸已经去世,但他去世后50年内继承人依然保留他作品的所有权。也就是说,金庸的子女在今后的50年依然会源源不断地拿到金庸作品的相关版费。
“这里躺着一个人。在20世纪、21世纪,他写过十几部武侠小说。他的小说有几亿人喜欢……”这是很多年前,金庸给自己“设计”的墓志铭。
年,金庸去世年10月30日,金庸去世,享年94岁。有人说,当年金庸为自己设计的这份措辞极其朴实无华的墓志铭,却可能是全世界华人之中赞同度最高的一份墓志铭。
他用一支笔,创造了一个无数人为之痴迷的有血有肉的江湖。如今,侠者落笔为安,但他创造的那个快意恩仇的江湖却永不会落幕。
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