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科幻小说作家阿瑟·克拉克逝世14周年的日子。
年3月19日克拉克在斯里兰卡去世,享年90岁,他在临终前刚完成自己最后一本书的校对工作。
如果你是科幻小说的爱好者,对这位大名鼎鼎的作者自然不用囤书娘介绍太多。如果你第一次听到这名字,并且想要尝试阅读科幻小说的话,我一定会推荐你去阅读他的作品。
阿瑟·克拉克,与艾萨克·阿西莫夫、罗伯特·海因莱因并称为二十世纪三大科幻小说家,如果你想读科幻作品,就绕不开这三位的著作,如果你要读克拉克的作品,就绕不过克拉克最知名的科幻小说《太空漫游》,这是他太空漫游四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口碑最好的一部。
刘慈欣把阿瑟·克拉克誉为偶像,曾表示是克拉克引领他走上了科幻创作之路,而自己的作品是对《太空漫游》拙劣的模仿。
这部《太空漫游》目前豆瓣评分9.2,来自网友们的评价几乎都带着惊呼和赞叹的好评。
“人类对太空的想象,到《:太空漫游》为止。”
“感谢这本书,让我一窥宇宙的美。”
“我喜欢阿西莫夫的脑洞,但更加钦佩阿瑟五十年前就能想象出的未来世界…没错、一切将成空。”
“即使看过电影也值得一看的小说。”
书中讲述了由一块来自更高级文明的黑色石板串联起来的人类与宇宙的命运史诗。
一个古老的外星种族,利用巨大的黑石板来研究宇宙的万物,并且借此来促进有智慧的生命演化。地球上好奇的猿猴接触了黑石板,结果石板开启了他们的心智,这就是人类的起源。
万年后,在月球背面,美国科学家挖掘出了另一块黑色的石板。石板向土星发射了一段电波,于是五位宇航员与一台超级AI被秘密派往土星,开启了人类史上最远的远征。
《太空漫游》不仅有宏大壮阔的想象和超前精妙的科技描述,还充满了对整个人类未来的哲思与探索,这影响了很多未来科幻作家的创作,故事中不仅要有硬核科技,更要有人性思考。
本书由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于年拍摄成同名电影,这部同名电影同样成为了科幻电影的天花板作品,可以说是奠定了今日太空科幻电影的“标准”。虽然绝大部分人观看后表示看不懂,但电影呈现的想象力让人大受震撼。
克拉克的科幻作品不仅打开了人们对于宇宙的想象的大门,更激发很多人探索宇宙的勇气,甚至最后走上了科学的道路。
克拉克虽然已经去世十四年,这部作品也已经出版了几十年了,但克拉克许多预言仍然在指引着现在,影响着人们对于太空,对于人类命运进行更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