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电影改编的一处升华和一处败笔咸

如果要评出国产电影前十名单,张艺谋的《活着》,跟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必定榜上有名,两位导演也是凭着这两部电影打开了国际市场,葛优更是凭着《活着》得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戛纳影帝。

《活着》相比原著小说而言,电影做了相当大的改编,尤其是大大弱化了“惨”的成分,用一个开放式的光明结局,把福贵家珍的悲惨人生打上一个顿号。这也是张艺谋导演手下留情,给原本只剩下一头老黄牛的福贵,保留了妻子、女婿、外孙。

而原著小说中,福贵只能对着那头跟他比命长的老黄牛嚷嚷:

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要羞你。话还得说回来,你年纪大了,能耕这么些田也是尽心尽力了。

他每天重复的喊着这些逝去家人的名字,通过跟老黄牛的念叨回忆他们的过往,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福贵把他们清楚的留在记忆中,其他人只知道这是个絮絮叨叨的老人,并不知道那些名字背后的悲惨故事。福贵的这种念叨,让我想起《寻梦环游记》里面的阴阳两界,人死后灵魂会在阴间开始新的生活,灵魂的彻底死亡,就是被人们彻底遗忘,你所有的记忆消失后,灵魂也会灰飞烟灭。

或许福贵也是害怕家珍有庆凤霞二喜苦根彻底消失,所以才日复一日的念叨,哪怕让老黄牛记住他们也行。

相比小说给人的震撼,电影的节奏跟叙事更加阳光向上,虽然也有苦难和生死别离,但张艺谋导演将一切悲剧归因于“时代”,把福贵一家人变成被时代洪流裹挟的稻草,在苦难到来时毫无反抗之力。这种处理固然更适合电影镜头展示,也便于审核通过,但相比原著小说中,余华更多的是在探讨时代下人性的善与恶,显然要比将所有悲剧简单化为“时代洪流”深刻得多。

但作为一代大师,老谋子对于情节也有非常独到的见解,所以在他的镜头语言下,也有一些非常让人惊艳的升华式改编,跟一些败笔式处理相结合,成就了这么一部伟大的电影作品。

一处升华——皮影戏

原著中并没有皮影戏这个情节,福贵在输光家产后,只能找龙二租了五亩田过日子,所以他只能从一个败家的少爷秧子,扛着锄头下地干活,一切都是从头学起,而且吃了不少苦头。

龙二还是讲点交情的,他真给了我五亩好田。我一个人种五亩地,差点没累死。我从没干过农活,学着村里人的样子干活,别说有多慢了。看得见的时候我都在田里,到了天黑,只要有月光,我还要下地。庄稼得赶上季节,错过一个季节就全错过啦。到那时别说是养活一家人,就是龙二的租粮也交不起。俗话说是笨鸟先飞,我还得笨鸟多飞。我娘心疼我,也跟着我下地干活,她一大把年纪了,脚又不方便,身体弯下去才一会儿工夫就直不起来了,常常是一屁股坐在了田里。

但这种情节用电影镜头展示,就会显得沉闷乏味,所以电影将这部分情节改成了皮影戏,福贵从一开始赌博的时候,就时不时去赌场秀一把,这个生存技能也一直伴随他一生,后来还成为福贵一家人的保命符。

其实皮影戏在电影里面不光是福贵的谋生技能,更是代表着被命运操弄的人生。

当龙二骗走福贵家产,再把皮影箱子给了福贵,两人完成了身份的互换。

龙二成了豪宅的主人,掌控了自己的命运。而福贵则气死了父亲,气病了母亲,失去了妻子孩子,成为了一个被命运把弄的玩偶,从那一刻起福贵就成了时代洪流中的一根稻草,他无时无刻不被时代裹挟,不得不去面对一次次的生离死别。

皮影箱子每一次在镜头出现,都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结局的时候,馒头把小鸡放进了皮影箱子里,象征着生命和未来的希望,是非常完美的点题。

一处败笔——有庆之死

电影中将有庆之死,改编成了一次意外事故,春生在倒车的时候撞到了墙壁,无意中害死了有庆。

这种处理彻底跳出了原著小说黑暗,弱化成了一场简单的车祸,而且肇事者还是福贵的旧识,并且愿意竭尽所能补偿福贵。

小说中夺走有庆生命的,是人性最丑陋的见证,也是全书中最让人发指的描写。县长太太难产大出血,学校为了讨好县长,强行安排小学生去献血,而医生将有庆抽血抽到死亡后,一点没有愧疚和在意,反而掉头进去继续救县长的太太。

那时候有庆已经不行了,可出来个医生说血还不够用。抽血的是个乌龟王八蛋,把我儿子的血差不多都抽干了。有庆嘴唇都青了,他还不住手,等到有庆脑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来医生,医生蹲在地上拿听筒听了听说:“心跳都没了。”医生也没怎么当会事,只是骂了一声抽血的:“你真是胡闹。”就跑进产房去救县长的女人了。

医院,医生竟然问他“你为什么只生一个儿子”,看到这里我都有冲到小说里面去当医闹的冲动。那是怎样荒唐的一个场景,一个孩子被活生生抽血抽死了,医生竟然怪家长不多生几个儿子。

这并不单纯是时代的问题,而是根植在人性里面的极致之恶,处处谄媚上级,漠视比自己社会地位低的生命,不光是那个特殊年代,这种丑陋的阴暗面至今也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这种情节就应该如实展示,对于人们的警醒远比“车祸意外”要大得多。

类似的处理还有凤霞的去世,小说中就是因为妇产科教授被关了牛棚,凤霞才大出血去世,但电影改成了教授被二喜捞了出来,结果被福贵的馒头给撑坏了,耽误了医治凤霞。把一个无可奈何的悲剧,变成了一个好心办坏事的黑色幽默,这种处理多多少少有些欠缺。

但瑕不掩瑜,《活着》即使有诸多不足,它仍然是国产电影的一个里程碑,足以让中国电影自豪的巅峰之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