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黑战记最终票房3亿,国产2d动画

令狐伯光

国产3d动画和2d动画的分水岭

曾经的国产动画有过辉煌时期,便是年前“美影厂”代表的艺术动画。

但是,艺术动画的辉煌是计划经济时代,不计时间成本所打造。年中国签署WTO正式市场经济后,艺术动画便衰落了,详细便不再赘述。

国产青少年向动画,因为网络时代各方面的优势,从而开始迅速发展。

国产3d连载动画影响最大的作品,有一部动画可谓当之无愧。

年,玄机科技的《秦时明月》,它相对精良优秀的制作,青少年向的故事,富有内涵的剧情和角色。

《秦时明月》不是年后首部青少年向的国产连载动画,同时也不是在网络平台首播,但它对于国产动画产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国产2d连载动画影响最大,则是年后的《十万个冷笑话》系列。

注:年的《星游记》和动画电影《魁拔》,都是属于口碑质量不错,但因为动画市场没有发展起来,从而折戟沉沙的作品。

《秦时明月》的3d技术,严肃的故事,严谨的角色塑造,整体偏于青年向的叙事模式。相比《十万个冷笑话》的搞笑吐槽,一味无厘头的泡面番模式。

很明显,《秦时明月》对于国产动画行业,影响确实更深远一些。

年《秦时明月》后,年若森数字《侠岚》诞生,年《画江湖之不良人》横空出世。年海岸线工作室《纳米核心》,虚拟印象的《超神学院》,年的《勇者大冒险》等等。

年到年:《太乙仙魔录》《天九九歌》《武庚记》《斗罗大陆》《斗破苍穹》《武动乾坤》《西行纪》《地灵曲》《星辰变》《灵笼》等等。

国产2d连载动画,年的《尸兄》和《中国惊奇先生》等等。

青少年向2d连载动画集体爆发要晚上数年,年的《狐妖小红娘》《黑白无双》;年《镇魂街》。年《全职高手》《一人之下》,年的《魔道祖师》《刺客伍六七》等等。

国产2d连载动画无论数量上、质量上还是规模上,确实要逊色国产3d动画一筹。

国产动画电影更是3d动画为王。

2d动画电影,年《魁拔》不管多少国漫迷呜呼哀哉,它在市场上确实失败了。

3d动画电影,年的《大圣归来》相信不用多提,它成为中国商业动画电影崛起的分水岭,中间有《大鱼海棠》《白蛇缘起》等等作品,年的《哪吒》50亿票房,既可以看做这个阶段结束,也是下个阶段的起点。

国产3d动画各个方面,多个方面超越国产2d动画。

国产2d动画天生的劣势

这里就能充分的解释国产动画行业一个常见的现象。

国产3d动画确实拥有数量众多商业动画,尤其是各大视频网络,首页充斥大量的武侠、仙侠、神话和玄幻类型的3d古风动画,简直都是数不胜数了。

中国观众可能会骂这些3d古风动画,什么建模不行,什么渲染画质低劣,什么打斗特效垃圾,特别是只知道改编网络小说原创不足等问题,但其它方面争议比较少。

比如观众很少骂国产3d古风动画抄袭日漫吧。

为什么中国观众对于3d动画的接受度会更高一些呢?

原因很简单,2d动画形式,中国是个独立的古文明大国。欧美因为和东亚文化审美的不同,欧美2d动画再怎么经典,最终都沦为了小众圈子。

国产2d动画选择走欧美2d动画的路子,肯定是走不通的。

从现实的市场上看,中国观众对于欧美2d动画的接受度真的不太高。

亚洲的2d动画产业,毫无疑问被日本发扬光大了,都已经形成审美体系和思维定式。国内2d动画现在要发展,很难不学习日本动画。

比如场景设定、音乐风格、分境风格、画风风格、甚至文化细节表现等等。

中日文化本颇为相近,假如国内要做一部妖怪动画,哪怕用中国自己的古书《山海经》设定妖怪角色。但因为学习日本动画的美术审美,看着就很像日本2d妖怪动画。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国产2d动画不管与日本动漫有没有关系,很容易被观众骂模仿(或抄袭)日本动漫,没有什么中国风格之类。

没办法,大多数国产2d动画美术风格,本来就在日本动漫审美体系之内。

这个审美风格其实都是次要的,主要是但凡一个行业被别人做到极致,后进者想要超越,几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能在某个方面另辟途径,国内在短时间内,显然不太可能找到这种方向。

这是国产2d动画接受度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现在国内2d动画人,由于没有继承到年前艺术动画形式。相反90年代末期到年后,不约而同受到日漫的深刻影响。这些动画人做出来的产品,难免多多少少又蕴有日漫审美风格。

这就形成了一种因果循环的关系。比如正上映的《罗小黑战记》,电影开头的森林戏份,片尾妖精会馆的天空之境。大量妖怪和角色的画风设定,显然受到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日本妖怪动画的影响。

当日本将2d动画发展到了极致的情况下,中国很难超越这种成熟发达的工业文化。

一言以蔽之:国产2d动画本就处于日漫的审美体系之内,怎么可能超越日漫体系本身?

更多关于国产3d动画和2d动画的问题,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