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版和小说的不同视角,来理解熔炉

韩国电影《熔炉》,讲述了聋哑学校中发生的性侵以及性虐待事件,而年《熔炉》这部作品也出了十周年纪念版。我自己觉得电影很值得一看,因为这部电影包含了许多议题都是可以讨论的,基本上电影和小说没有落差太大,但小说方面用了更细致、更仔细的笔法去描述每个角色(尤其是大人的部分)。

我主要比较有感触的是人物的部分,因此我就用简单的人物来做电影和小说的比较。

1.姜仁浩:虽然会有点晚,不过一次也没缺席的就是姜仁浩。

电影视角:

电影中的姜仁浩因为教授的介绍下来到了慈爱学院担任美术老师,在担任老师的时间内发现了学校中的事件,看到孩子们所受的委屈与侵犯,姜仁浩决定为了孩子挺身而出。

其实电影中我觉得这个角色就是一个正义的代表,尽管他有时会因为现实压力而被迫低头(如:当学校开口跟他要发展基金时他觉得不合理,但还是照做、在家人希望他多替自己的女儿想想时他也曾经想过要装作没看到等等)。但在多次亲眼目睹学校老师对孩子施暴后他彻底觉悟,但更深入追查后,却发现这件事并非只有校园霸凌事件这么单纯,事情的严重性以及大人的冷漠让姜仁浩决心站在孩子这边,但这么做的后果就是要与慈爱学院包含整个雾津为敌,如果现在教育现场还有这种勇敢的老师,我会很佩服他!

小说视角:

小说中的姜仁浩就比较多面一些,小说中比较详细的叙述了姜仁浩的过去、性格和家庭,因为先前工作出了问题,透过太太的安排来到了这间慈爱学院担任约聘老师,在得知了学校一直以来的恶行后想站在孩子们这边揭发恶行,而他也确实这么做了,但却不如电影中那么顺利,因为他也曾在过去犯过一些错,这场判决不只会影响到他的家人,甚至连他过去的错误都被揭发出来,太太也不希望他继续与高层对立……

我觉得小说对这个角色比较残酷一点,在身旁没有人支持的状况下,小说中的姜仁浩在最后一刻缺席了,也许他将继续怀抱着过去的阴影以及现在的遗憾活下去吧。

虽然小说对这个角色很残酷,但我却觉得这样的处境很接近现实中会遇到的困难。每个人都有过去,在这个社会下,有些过错可以透过某些关系而掩盖,但一旦这个社会的平衡受到挑战,这些被掩盖的事情都会暴露出来,或许这才是某些人最想阻止的情况。明知道维持体制会让某些人受到伤害,但人终究是自私的,为了不让更多人受害,只好假装没看到这些伤害。看完这部作品后,有了这种感悟。

虽然电影跟小说最后,姜仁浩一样离开了雾津,但电影和小说给我的感觉却是大大的不同

2.徐幼真:我从来不想改变世界,只是为了不让别人改变我而奋战。

电影视角:

徐幼真在电影中是一个单纯的女孩,会因为小事情而动怒,但是当她在得知了慈爱学院中的事件后,她也比任何人都更用心。她努力搜集证据、到处报案,甚至最后还邀请了电视台来把这些孩子所控诉的事件传播出去。虽然电影一开始的她直爽的让我有些些反感,但看到后来,反而觉得像她这样的女孩也是不可多得的类型,尤其是她又在人权组织工作,这种不公平的案件她一定也见过不少,但是在见过世界的黑暗后还能保有自己的善良,实在很难得。

小说视角:

跟姜仁浩的一样,比起电影,小说中的徐幼真有更多面的描述。在小说中,徐幼真是姜仁浩的学姊,而他们在学校时关系也是挺不错的,只是各自有了家庭后就鲜少联络,因缘际会下在雾津见面。

比起电影中男女主角只是单纯在雾津相识,小说里这两个角色有了更深层的关系,不过也因为如此,反而让两个人在最后做的选择形成了对比。在姜仁浩眼中,徐幼真还是以前那个学姊,虽然结过婚、有了孩子、离婚,但学姊依然保持着为了正义努力的性格,连当地的督察都说她傻。(话说小说中的督察其实蛮在意徐幼真的吧,连在镇暴行动中都在搜寻她的身影,或许他自己也是蛮敬佩这样一位女性的。)

即使最后姜仁浩缺席,徐幼真没有怪罪他,甚至还在事件过了之后将事情的后续告知了他,同时也告诉他「我们都很想念你」这样的话语,看到学姊最后给他的话,我大概也能理解了学姊,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尽管与世界为敌,她仍然想找到属于自己的正义。

3.姜仁浩的家人(支持与反对)

电影视角:

在电影中,姜仁浩需要扛起母亲及女儿的生活,母亲也时时叮咛他要多想想孩子,在学校向他收取发展基金时母亲也是努力想办法替儿子筹到这笔钱,为的就是让姜仁浩可以继续在这所学校待下去,有稳定的收入。

在得知姜仁浩即将陪伴孩子一起向学校对抗时,起初母亲是反对的,就跟大部分的人一样,他们知道站在孩子这边无疑就是与权力对抗,通常下场都不是很好。所以为了姜仁浩的未来,母亲是反对他站在孩子这边的。但是当她旁听了一次审判后,她的想法有了转变,也许是看到孩子们努力为自己辩驳而感动,也许是她了解姜仁浩这个举动是真心爱着这些孩子的,电影的最后母亲留下了刚买的食物给姜仁浩,便说要回首尔去。虽然母亲没有力挺他儿子,但也看得出来,母亲已经同意他继续为了孩子而奋斗。

小说视角:

小说中姜仁浩的家人是妻子和女儿,同样是母亲的角色,小说中的姜仁浩并没有获得妻子的支持,妻子反而希望他可以从这场争斗中退场。也因为如此让我觉得其实在小说中姜仁浩最后的缺席其实并不意外,如果连身旁的亲人都不支持他了,那他很难有动力继续和这些权贵对抗(尤其是在判决已经下来之后更是如此)。

这场争斗无疑是一场会有巨大影响的争斗,严重一点可能还会影响到姜仁浩未来的前途。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妻子劝他退出可能是顾及家庭的和谐,以及她们母女在首尔能够平静的生活所做出的决定。虽然不能说她错,但放在这个故事里,太太扮演的角色也不会是好人。

虽然好几年前就看过《熔炉》这部电影,也知道这部电影后续影响非常强大,但看过小说之后,又更补足了电影没有完整呈现出来的地方,虽然是同一个事件,但看小说与看电影却好像在看两件不一样的事,只是一个比较像故事、一个更贴近真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2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