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我这辈子最对不起妻子和女儿,但我死后

北京中科专家 http://m.39.net/pf/a_4402684.html

《诗经》中有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诚然,白头偕老是婚姻和爱情最美好的期望,可人生一世,能够真正做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又有几人呢?正如易卜生曾经说过吗:“婚姻是人生的一大考验。”爱情来得快,却也去得快,如何维持一辈子的婚姻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在婚姻中,时常会遇见许多的诱惑,可能够坚持初心的却是少数。一如著名的作家王朔,他与妻子半生恩爱,可他却说出了“对不起妻子和女儿”的话,更是将自己的财产留给后来爱上的徐静蕾。究竟是什么让他对妻女愧疚却还对徐静蕾痴心一片呢?

一、成名路,亦是爱情的开花结果

王朔的第一段感情是伴随他的成名路一起进行的。

王朔,年8月23日出生于江苏南京。

19岁时,王朔入伍,成了海军部队中的一员,后还当过部队仓库的一名卫生员。

年,这一年,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了。而这一年的王朔也报了文科班,他开始苦练写作,想要靠知识出人头地。

事实也证明了,王朔在文学上确实有一定的天赋。他的文字中有着质朴的幽默,也有着痞气的雅。这样的文字没有太多的严肃,也不至于低俗,很是适合当时教育水平不高的国人对文学的需求。

因此,从年创作小说的几年后,王朔的小说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读,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年时,王朔的小说被改编为电影。至此,王朔的小说不再是字里行间的语言,而是大荧幕生动的演出,经过了这次的改编电影后,王朔也开始进入了娱乐圈。

此后的王朔无疑是顺风顺水的,他不仅认识了许多知名的影视大咖,还迎来了自己的爱情。

那是年的一次舞会,他认识了身为北京舞蹈学院的女学生——沈旭佳。两人在多次的相处中对彼此心生爱恋,经过了几年的恋爱后,两人于年后踏入了结婚的殿堂,并在一年后拥有了乖巧可爱的女儿王咪。

彼时的王朔事业可谓是如日中天,而他家庭也是十分美满幸福,可一切顺利的表面下却正在酝酿一场即将到来的“灾难”,一场让王朔妻离子散的“悲剧”,而这个悲剧的引起正是王朔本人。

二、一见钟情,为她可牺牲一切

生活逐渐好转,可轻易获得的快乐却越来越少了,与妻子的感情亦是在婚姻的蹉跎中逐渐变质,而在这时,他遇见了让他一见钟情的徐静蕾。

年,王朔认识了在北京电影学院读大二的徐静蕾。

徐静蕾出生于年的北京,她的父亲徐子健十分重视教育,因而徐静蕾精通诗文,更擅书法,因为书法极为出色,徐静蕾因此得到了保送到朝阳区重点中学的机会,后来她还了考入北京电影学院。

徐静蕾对于王朔来说是不一样的,她的身上有他喜欢的样子,正如王朔曾经说过的:“徐静蕾身上有那种劲儿,活得爽快,活得贼自在,一点也不辛苦,否则我会觉得累,每天描眉化妆,打扮给谁看啊。”

同时,徐静蕾亦是十分仰慕才华横溢的王朔,尽管对方比她年长了16岁。

王朔对徐静蕾的感情是热烈,为了这份感情,他用尽了自己的一切资本,包括为徐静蕾争取所有可能的机会,为她争取来了一次次演出的机会。

这样明目张胆的举动自然是没有瞒过妻子沈旭佳,可当沈旭佳知道丈夫的变心以后,她却没有质问,没有争吵,而是选择了等丈夫回头。

可沈旭佳的大气却是换来了王朔的退缩。王朔开始独自一人住到了宾馆里,还用“写小说”的理由瞒着女儿。

在经过了两年的时间,沈旭佳终于对屡屡不改的王朔失望至极,年时,王朔与沈旭佳正式登记离婚,她带着唯一的女儿远走美国。而王旭则依旧专注于打造徐静蕾的目标中,用自己的一切来捧红徐静蕾。

不得不说,徐静蕾确实也兼具实力与野心。在王朔的帮助下,她一步步地朝着娱乐圈的顶层前进。从大三参与《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拍摄开始,她接连出演《开往春天的地铁》《我爱你》《我的美丽乡愁》等电影,凭借《开往春天的地铁》获得了第2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女主角奖项。

在演艺路上如鱼得水的徐静蕾并不满足,她还有当导演的目标。于是靠着自己和王朔的人脉,她有了自编、自导、自演了的第一部作品《我和爸爸》,并获得了第四届华语电影大奖最佳编剧、最佳新导演提名、内地最受欢迎女演员奖、金鸡奖最佳处女作奖等多项重量级奖项。

此后,她还导演了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让她得以获得第52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年的美国《时代周刊》这样评价徐静蕾——“中国电影界有革命性的代表人物”。

毫无疑问,徐静蕾红了,她的事业成功了。可红了之后的徐静蕾,被王朔一手捧红的她与王朔分道扬镳了。而王朔又为何要将自己的财产留给徐静蕾呢?

三、无疾而终的爱恋,为何把财产留给辜负自己的人?

徐静蕾在事业上是有野心的,而在感情上,她也是随心所欲的。

年,徐静蕾和男演员黄立行合作了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两人因戏生情,后徐静蕾与黄立行确定了恋爱关系。

而与徐静蕾相恋了15年的王朔也成全了自己爱的女人,尽管两人分开,但分手后王朔同样不掩盖他对徐静蕾的欣赏和祝愿,他曾说道:在我们北京这儿,50年代杰出代表是刘索拉,又能写字儿又能写曲儿;60年代杰出代表是王菲;70年代我希望是徐静蕾。

王朔之所以这样欣赏徐静蕾,或许正是她的性格——“我喜欢她像男人一样地活着,非常的爽朗,也非常的自在从容,不缠着谁,也不成为谁的牵绊。”

人到中年的王朔已然经历了人生的形形色色,他唯一感到最愧疚的便是前妻沈旭佳和女儿王咪。在采访中,他这样说道:“我对不起女儿,对不起沈旭佳,我是她俩的奴隶。”

而王朔谈起徐静蕾却是这样说的:“徐静蕾是个很特别的姑娘,我死后愿意把钱都留给她。”

这其中最大的原因不是在于他对徐静蕾还心生留恋,而且徐静蕾的“义气”。

当有一次王朔被房东撵出门孑然一身的时候,徐静蕾二话不说便为王朔买了一栋别墅,让落魄的王朔十分感动。而多年来,徐静蕾也保持着每天和王朔通话一次的习惯。

时至今日,王朔过着平淡的生活,沈旭佳依旧生活在美国,而徐静蕾则是有着自己的爱情和事业忙碌,当初的恩爱情仇似乎如风飘散了。

小结

纵观徐静蕾和王朔从相识到相爱,再到分开,他们之间的爱情是轰轰烈烈的,也是果断的,在爱情到来时,他们不顾一切也要爱,而当爱情结束时,徐静蕾的果断离开和王朔的痛快分手同样令人惊讶。或许正是这样相似的性情,才使得他们的爱情那么的轰轰烈烈。遗憾的是,他们遇见在不合适的时间,也终究无法在一起。

尽管徐静蕾与王朔之间的爱情梦幻而热烈,但这份感情终究是超越了道德的底线,是不为世俗所容的,是建立在伤害他人家庭的基础上的,也注定了他们的爱情无法有好的结果。对待婚姻,应当始终坚守底线,伤了别人,自己最后又怎能获得安稳的幸福呢?

参考资料:《诗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