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影视公司在将小说拍摄成影视时,为了作品更具观赏性,通常需要将人物和故事情节重新编辑一番。此举无形中会弱化一些小说人物,也会改变一些小说人物的形象。
像《天龙八步》中的鸠摩智,在原著中,鸠摩智的武功并不弱于乔峰,甚至在乔峰之上,也从未真正同乔峰交过手。但为了节目更具观赏性和突出主角,导演硬是让乔峰和鸠摩智之间打了四五场,而且场场让鸠摩智被虐得狼狈不堪。不过这类改编,反而将小说衬托得更为完美。
除了鸠摩智,还有很多影视人物同小说相去甚远,一些小说人物甚至被影视带偏了……
《射雕英雄传》至今已经拍了七八个版本,每个版本的欧阳锋扮演者都各有千秋,但他们无疑同原著中的欧阳锋形象严重不相符。其中只有朱铁和哪个版本比较接近原著。
在原著中,真正的欧阳锋应该是这样的:“身材高大,身穿白衣,高鼻深目,脸须棕黄,英气勃勃,眼神如刀似剑,甚是锋锐,语声铿铿似金属之音”。
从原著的描述可以看出,欧阳锋并非中土人士,人物形象更接近高加索人、或者是波斯人。
这类形象也同欧阳锋的出身地西域相吻合。朱铁和版的欧阳锋身着一身波斯人的服饰,可能正是出于尊重原著。
《连城诀》中的狄云号称最悲催、最平庸的主角。导演请英气逼人的郭晋安和形象不错吴樾来演,确实不恰当。影视中,狄云长发飘飘风度翩翩,手持长剑。
原著中,狄云只是一个没有见过世面、不识字的乡下小子。长相普通不说,还被万圭斩去了右手的五根手指,变成了残废。后来为了躲避血刀门大弟子宝象的追杀,又把头皮扯得坑坑洼洼,变成了癞痢头。
水笙因为爱人的背叛和“叔叔”花铁干的中伤,最终看透了人心,所以才一个人回到了雪山,最终无意中同狄云再次相遇……
狄云的形象如此残破不堪,主要是因为他来源于现实中的真实小人物。据说,金庸的一个仆人形貌比较丑陋,人却十分善良。一生经历了多次背叛……
金庸听闻仆人的遭遇之后深有感触,因此才写下了《连城诀》。也许是出于同情仆人,所以老头子在小说的结尾处为仆人安排了江湖第一大美女。
说完了金庸的小说,再来说一说古龙。
我一直觉得古龙是被各大导演玩坏了武侠大师。由古龙小说改编的影视之所以无法同《射雕英雄传》等影视剧抗衡,导演的责任重大。
《三少爷的剑》是我最喜爱的一部武侠小说,一共看了不下三遍。小说的文笔极佳不说,里面的人物形象更是是栩栩如生。
燕十三的冷酷,曹冰的狠毒,乌鸦的放荡不羁,深藏不露的谢总管,以及市井小人物的苦辣酸甜……每一位剑客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一个小人物都有血有肉。
然而到了影视剧中,整部小说只剩下了主角谢晓峰一人,而且必须由帅哥小鲜肉来演,仿佛一部电视剧单看一个演员就行了。其他的剑客不见了不说,人狠话不多的燕十三直接被塑造成了“鬼”一样的疯子。长得吓人不说,一张嘴还整天喋喋不休。要知道真实的燕十三出手干脆利落,不会婆婆妈妈,外表也偏英俊。
可以说,《三少爷的剑》改编成影视剧后,小说的灵魂已经荡然无存。
小说是影视剧源泉,影视剧也可以将小说修饰得更完美。而不恰当的演员,也可能会毁掉一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