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小说改编的一流电影,天才杀人犯用13

名称:《香水》

豆瓣53万人打出了8.5的高分。

导演是汤姆·提克威,曾执导过《罗拉快跑》和《云图》。

电影根据一流小说改编而来,讲述的是一个天才杀人犯的故事,多年前看到时,惊为天人,感觉所有玄幻小说在它面前统统都得跪下,真的太美太变态太惊世骇俗,我一直在想,能写出这样一个故事的人,他的精神、他的人格,多多少少可能都有点问题,就是正常人,他写不出这样的故事。

全片拍摄的难点在于“香味”的表达,以及“嗅觉”怎样演绎,导演手法真心高超,他用视觉和听觉来讲述嗅觉,有一种极致的艺术,只从这一点来讲这部片子就已封神。

剧中最高能、最让人熟知的场景就是男主行刑的戏,真是开了眼界了,空前,应该也绝后,我想人类可能再也拍不出这样的场面了。这段据介绍是导演请来了欧洲著名舞团“LaFuradelsBaus”,这支巴塞罗那舞团组成约人的核心团体,与其余个临时演员一起,一共多人,还有40多个化妆师、30多个服装助理,剧中要表演出盛大的感情变化,宽衣以及拥抱的动作,以此来渲染出当时心旷神迷的陶醉氛围,难度很大,不过导演很好得完成了,并造就了这影史经典一幕。

对于人类而言可以做到不看、不说,却不能不呼吸,这就像《香水》书中所说的:“人可以在伟大之前、恐惧之前、在美之前闭上眼睛,可以不倾听美妙的旋律或诱骗的言词,却不能逃避味道,因为味道和呼吸同在,人呼吸的时候,味道就同时渗透进去了,人若是要活下去就无法拒绝味道,味道直接渗进人心,鲜明地决定人的癖好,藐视和厌恶的事情,决定欲、爱、恨。主宰味道的人就主宰了人的内心”。

导演为我们塑造了这样一个可以主宰人内心的人,他就是香水的男主角:让-巴蒂斯特·葛奴乙。

故事开始于18世纪中叶的法国,一个肮脏杂乱的菜市场,到处弥漫着难以想象的恶臭,一个扭曲的小弃儿,他的鱼娘母亲在砍掉鳕鱼头时随意生下了他,并把他扔到了垃圾堆里。天命不该绝,一声啼哭,让路人通过鱼摊缝隙看到了这个刚出生的婴孩,母亲也因遗弃婴儿,下一幕便上了绞刑台,这是第一个因为他而死的人,也是第一个遗弃他的人,他的母亲!

他被送到过度拥挤的孤儿院里,在那里其他孩子曾试图杀死他,不过最终未能得逞。

一直到葛奴乙八岁,他被加拉尔夫人卖给了革皮匠格里马,却在拿到钱的那一刻被劫匪杀死在角落里,这是第二个遗弃他的人,最后死在了他的不远处。

在皮革匠那里他像牛马一样干活,一直到他13岁,皮革匠带他到巴黎市区送货。这一行,让他闻到了各种各样新鲜的气味。

途中一股特殊的气味吸引了他,他寻香而去,邂逅了纯美的卖杏姑娘,最后笨拙的他却失手误杀了她。他用手深深撅起少女身上的每一寸体香,然后将自己陷入,也许就是这次,让葛奴乙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而生,为什么而活。

他要保留这样的香味!

他向香水师巴尔迪尼(杜斯坦·霍夫曼饰)提供制革材料时,说服香水师雇佣他当学徒。第二天,香水师把他从皮革匠那里买回来,皮革匠开心地拿着钱,却在桥上失足落水,头撞在一块沉重的石头上淹死了,这是第三个遗弃他的人。

当他在巴尔迪尼的领导下无法实现提炼人类气味本质的最终愿望时,他离开巴黎前往格拉斯,走之前他留下很多香水配方,巴尔迪尼拿着那本配方刚要开心入睡,古老的房子突然倒塌,离开他的第四个人,就这样被长眠地下。

在格拉斯他发现了解决他困境的办法:谋杀。通过杀死年轻女孩,将她们涂抹在动物脂肪中,让她们在紧紧包裹时短暂炖煮,然后去除脂肪。

他拼命寻找新的气味并开发“终极香水”,这让他疯狂杀戮,以捕捉和保存年轻女性的气味,对于他的终极香水,他需要13个这样的成分,这意味着13人死亡,最终他实现了这一目标,于是就有了开头一幕。

逃脱罪行源于香水,接受判决也源于香水。

他耗费一生追求的香水让他得到了世人的膜拜,这些是他以前从未拥有过的东西,拥有时他却感受不到一丝的满足,在虚伪的狂欢中,他得到的却是极大的幻灭,也许人间只适合俗人生活,天使或魔鬼注定不属于这里,葛奴乙他也不属于这里,心灰意冷的葛奴乙回到了自己出生的地方,在那里他选择了毁灭,而且是用一种极为惨烈的方式毁灭自己的生命。

一滴倾人城,再滴倾人国……,当葛奴乙将那珍贵的香水沐浴般淋到头上的时候,一片黑暗的背景出现了一束金色的聚光,好似圣洁的天使下凡,至此,电影结束。

总体而言,这是一部黑暗、黑暗、黑暗的电影,讲述它需要想象力,拍摄它需要勇气,表演它需要思考,对观众而言,看它则需要痴迷的好奇心。

观影最后,我是真想闻一闻那瓶香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