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迷你怎么不去挑外国科幻片的毛病好,这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250419/k8vexe3.html

关于《流浪地球2》,我说了什么?

我说了两点,一个是洛希极限,另一个是氦闪。基本内容是:

洛希极限的前提条件是天体只由万有引力聚合,洛希极限其实是星环的最大半径。

氦闪不会对恒星外部产生影响,真正会毁灭地球的是红巨星。

其它科普创作者说得更多,但我们无一例外都遇到了一部分科幻迷的嘲讽:

不知道其他科普人是什么看法,我还是那句话:

科幻有“科”也有“幻”,我也只能科普“科”的成分,你们却非要揪着“幻”的成分让我科普,我能科普才怪了。

我见过的最多的评论居然是:

分析一下灭霸一个响指消灭一半生命的原理。

这是“科”还是“幻”?

由于我不清楚某些科幻迷的思维方式,我还真不敢说那是“科”还是“幻”。上面的问题还是留给某些科幻迷吧,让他们来说:那是“科”还是“幻”?

先说点某些“科幻迷”爱听的

为了满足某些科幻迷的需求,我耐着性子看了一些所谓的外国“科幻片”,总算是找够了素材。

先说《信条》,按照那部电影的设定,有一个“熵减”的世界,那里的事件发生的顺序和熟悉的世界相反。还有一个例子:子弹会从靶子上飞回枪管。

这是来搞笑的?

如果时间真的反演,首先要考虑人体的新陈代谢,大便应该从下水道飞进大肠。人体应该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全身细胞会在几分钟内坏死,哪来活蹦乱跳的人?

再说说《沙丘》,我没有看到任何值得介绍的“科”的成分,几乎都是“幻”,基本上就是宫斗剧的衍生版本。

那部电影真没什么“科”,我不知道是谁把它炒成“科幻电影”的?

跨越几个星球、超光速飞行,玄幻小说不也经常有这种情节吗?

还有电影里的“香料”,能让人的头脑和身体高度发达,和玄幻小说里的“灵气”也不差多少啊。

再说说《星际穿越》,中途提了一下“墨菲定律”,如果硬要衍生,可以看成是概率论中的“大数定律”的特例,这个还算是中规中矩。

整部电影最扯的地方是:“爱与引力可以穿越时空”。还有一个具体表现:手表的秒针来回跳动,传达莫尔斯密码。

不考虑“爱”,只考虑引力,手表的秒针来回跳动到底是在干嘛?

如果是在表示间断的时间倒流,那么看手表的人的记忆,也应该在时间倒流的时候被删除,根本无法传递信息,这能拯救地球?

再说说《雷神3》,里面说雷神的锤子是用坍缩的中子星做成的。

把中子星放到地球上,地球直接就被压进中子星了,这是来搞笑的?

再说说《惊奇队长》,里面对某个外星人解剖的时候,说组成那个外星人的物质,不在元素周期表上。

天体物理学可以用恒星光谱分析恒星的成分,哪有什么不在元素周期表上的物质?

宇宙射线里面确实有不在元素周期表上的奇异粒子,但是可以放在粒子物理标准模型里面,把外星人整那么神秘干嘛?

有迷惑性,才值得补充说明

外国科幻就说这么多吧,真找起来,没多少“科”,基本都是“幻”。

这也是外国科幻偷奸耍滑的地方:

多说,多错。

少说,少错。

不说,不错。

压根不和现有的科学体系沾边,你就只能把它归到“幻”的层面,就永远不会有科学上的“硬伤”。

如果《流浪地球》不提及洛希极限、氦闪,科学上的“硬伤”会少很多。

这其实主要是定义的问题,很多物理学概念都有严格的定义。一旦提及某个物理学概念,就很难再归到“幻”的层面,一旦对定义的把握不到位,就是科学上的“硬伤”。

另外我还想在这里提一下《三体》中的“水滴”,如果小说里没有写:

“水滴”是用强相互作用制造的。

那么我对于“水滴”没有任何可说的话。但是,小说里面偏偏提到了那句话,导致我不得不说一下强相互作用的一个性质:渐进自由。

简单地说,渐进自由就是指:强子(质子、中子)之间的距离非常近的时候,强相互作用会变得非常弱。(顺便再提一句,渐进自由是强相互作用独有的性质)

所以强相互作用无法制造“水滴”。

有些读者可能要开喷了:

干嘛非要挑三体的毛病?

就算是挑毛病吧,我只想说:有迷惑性,才值得挑毛病。正是因为“水滴”可能会让读者误解强相互作用,我才需要强调渐进自由。

看一眼就知道是假的,还需要挑毛病吗?

就是那种亦真亦假的东西,才会迷惑人,才值得挑毛病。

正是因为《流浪地球》包含了太多“科”的成分,和现有的科学体系联动密切,才值得讨论,真正为科学传播做出了贡献。这也是《流浪地球》超出了绝大多数外国“科幻片”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9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