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的女人》是一部简单又耐人寻味的片子。原以为可能会讲述产妇生产之后的家庭故事,然而故事充满艺术性地展示了关于母爱和人性的思考。
该片改编自江苏兴化籍作家毕飞宇的小说,原著只是一个短篇小说。看完电影后,我又搜了下小说原文,深入拜读了原创的故事背景,再结合电影的增色,推荐大家长假在家可以抽空看看。极简的美轮美奂的油菜花田的情景,也是一种享受。
因为母亲外出打工,旺旺(林浩饰)自幼与爷爷(陶泽如饰)在断桥镇上相依为命,每当油菜花开的时候,旺旺爷爷都要带着旺旺去接妈妈,但始终没接到。一天,一个临产女人惠嫂(余男饰)上了旺旺爷爷的船,看着女人给婴儿哺乳的画面,从没吃过母乳的旺旺瞬间萌发出对母爱的深深渴望,他狠狠咬了女人的乳房,在民风淳朴的小镇上,此事引起轩然大波。
看电影之前的这段简介,确实引起了我不小的兴趣,这个惠嫂被咬了乳房之后,会有什么反应?
从表层到深层两个角度,和大家一起分享下一点解读:
表层解读:昨天、今天、明天的三个弱势群体
昨天的空巢老人、今天的哺乳期女人、明天的农村留守儿童。这是电影部分增色的内容,增加了幼儿对老人的反哺,也增加了哺乳期女人特别是单亲妈妈的不容易的情节。而小说原文更多是聚焦在留守儿童对母爱的渴望上。
可喜的是近几年从国际民政局的数据显示,留守儿童总数的变化趋势在逐年下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数在增加。为了生计背井离乡的爸爸妈妈们,真心建议多陪伴在幼儿身边,特别是0-6岁的宝宝,隔代养育的一些情感和陪伴的缺失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情和成长。
而空巢老人和哺乳期女人,也是成人中两个需要特别被照顾的群体。空巢老人随着年龄增长,老伴离世,孩子不在身边,对身心都是极大的考验,关爱这个群体,更多需要子女们尽心尽职。而哺乳期的女人,因为身体激素、角色转变各种精力适应性等原因,也是抑郁症患者中很集中的一个人群。需要家庭和社会更多地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