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主流、通用的方法,适合完全没有经验的小白。
漫画IP改编也是大同小异,《一人之下》那种当然照搬就是最好的。但大多数漫画作品信息量不足,需要原创的内容会更多。
《一人之下》以番剧为例,真人剧也是一样的,无非是每集时间更长,甲方的意见可能更多,有时候不按套路出牌,而动画标准和要求相对统一。
第1步:判断IP的属性
原著用多少,原著一共多少篇幅,甲方的需求是多少,这些需要自己判断。有些项目甲方已经有了明确的诉求,认真听就行了,有些则需要编剧自行判断。根据我的经验,大IP一般大百话甚至上千话,古装修仙类居多,改编原则就是“最大化照搬剧情”。
两百话以内的现代项目,或者事件较少的情感类项目,则“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可以适当自由发挥。当然最重要的,是听甲方意见,很多时候甲方还有甲方,多听多问,显得态度好。
第2步:确定成品集数,脑内有概念
12集x20分钟;或者是20集x15分钟;或者30集x10分钟;都是大同小异,但是需要脑子里要有概念,这个念头别忘!
第3步:大致看小说:找到与改编项目一致的情节节点,划分大事件
很多小说的标题特别直给,标题就是主要内容,类似“武松斗杀西门庆”。这类IP可以忽略看正文,先大概知道小说讲的是什么。
百度百科上连人物小传都是现成的。简单粗暴的划分下事件,安排结构。比如冒险故事20集对应4——6个大事件,那么在小说里可能对应的就是80——话。这一点不同小说差别巨大,但网文IP写作模式,就决定了十几话或者几十话总会找到一个明确的节点。
第4步:认真写小说摘要
这个工作虽然繁琐,但没有想的累,与其一边看一边忘,不如看一篇做一篇的摘要。
“小明在后山遇到怪物,搏斗一番,掉入悬崖命悬一线”。
网文小说一般一章是一个节拍,一句话的事,基本就这样就行。但是新人物,关键道具,场景,这些内容都标出来。因为网文看重这个,咱要标记重点。
第5步:做粗糙分集
其实也可以先分集再摘要,之所推荐写完摘要再做分集,主要是摘要做了对剧情更熟悉。结合第2、3步的内容,把每集的要点列出来。
比如二十集确定了五个事,在这个阶段就确定每个事里面拆多少集出来,先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原则是留2集空白,因为写着写着往往需要补充内容。
第6步:把小说摘要腾挪进分集
基本上5——10话对应十几分钟,具体的项目具体分析。往往一个标题就对应一个节拍。
写分集的时候要有时间概念,重场戏5分钟,过场戏2分钟。一集20分钟的戏,可能是类似的分布,平均三分钟一场。理论上打一会、BB一会,如果有连续BB的情况,跟相近情节换换位置。
第7步:找bug,适当的合并优化情节
基本上网文写作,很多桥段或人物都写得比较随意。这也是为何我不推荐先做人物小传,因为网文人物性格往往都是简单粗暴的。(有独特一些的,少)。
等到把内容全部列出后,会发现若干逻辑问题,编剧主要解决主角的bug,能顺就顺,自己搞不定就咨询甲方意见。
第8步:注意措辞
基本上篇幅都是硬性的,每集——字,少点场面描述,多强调逻辑和人物关系。尤其是修炼部分,或者场景设定,都要认真的写出来。
第9步:乖巧的交上去等平台意见要学会开会时顺带解决问题
IP改编很大程度上考验编剧沟通能力,我见过无数次本来编剧还行,但因为不会揣测平台的意思,或者不善于随机应变而翻车的。面对各种奇葩提问,要心平气和认真解答。
第10步:写剧本吧
其实最难的部分我都教完了,剧本反而很简单。看看原著台词能用就用,用不了就自己写,我的习惯是照着小说一场戏一下场戏的写。一般初稿尽可能贴合援助,甲方觉得改得不够多再做创新。一旦第一稿改的太多,容易造成不认真读原著的印象,修改起来工作量反而大。
第11步:真正的秘籍
这方法10分钟就能学会,但是不能解决审美判断和想象力的问题。
比如原著的情节怎样用高级手段展现,具体怎么高级才是编剧要解决的,这需要审美积累,再懂点制作,这也是甲方策划解决不了,初学者也最该修炼的。
实际上干得多了,这些步骤就变成了自认而然的被动技能。毕竟现在项目多,编剧更多,而懂行的人少。所以慢慢修炼吧。
如果想学习更多,欢迎报名树树老师的动漫编剧课程,系统全面学习编剧新知识!扫描上图即可购买课程下单成功后请联系小助手推荐阅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