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墓里的祭扫继承微博账号,用支付宝传

▲个组员聚集在“豆瓣公墓”小组,浏览素未相逢者的一生,为“点赞之交”驻足、哀悼。图为创意图片。(视觉中国/图)

全文共字,阅读大约需要13分钟

一位在此怀念父亲的组员说,自己来到“网络公墓”的目的单纯:“想让组里的人知道,有这么一个乐观的农村父亲存在过,他墓前没有墓碑,我只想在组里有个网络痕迹。”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记者潘轩

南方周末实习生王瑞雪

责任编辑|刘悠翔

在标记了部电影、本书和个同城活动后,豆瓣用户“流氓书生”的动态停在年2月22日。最后的图片里,他站上蓝色塑料凳,攥着书的手扬过头顶,仿佛在挥手与世界告别。

一座数字化墓碑随之矗立。在拥有个组员的“豆瓣公墓”小组,友邻王止戈简短总结这位逝者的一生:“曾以贩书为业,后开网店维生。长期收救猫狗。可称义人。因肝癌逝。”

在以匿名性为基础的网络世界,思维活动的碎片能拼凑出一个人真实而复杂的精神世界:一次深夜的点赞,一条对社会争议人物的评论,一张准确定位的照片,一次“删除动态”的数据抹除尝试……

很偶尔的情况下,这些留痕同样作用于现实。年,周清悦在“豆瓣公墓”小组为朋友刘新写下一则讣闻。一周前,他突然收到陌生人的私信:“昨晚无意间浏览到您在‘豆瓣公墓’纪念刘新的帖子,震惊于这个消息。没想到居然是以这样的方式知道他的离开。我是他高中阶段的朋友,几年前断断续续和他有过联系。粗心的我,明明发现他好久没有更新朋友圈,但是自己焦头烂额,处理琐事,甚至没有再主动回复一下……谢谢您所做的一切,让这片赛博空间里有他的一份存在,给我一个答案、一份警示、一个纪念。”

纪念逝者的社交平台“思念星空”概念图,人们可以随时在该平台上传关于亲人的照片和文字。(受访者供图/图)

1

“抵达那个最本真的他”

怀念刘新,周清悦总会想起电影《横道世之介》。冲田修一执导的这部电影里,男主角世之介代表着某种真挚而理想的朋友:在人生的重要关口出现,与你“产生奇妙的交集”“随之改变你人生的重大选择”。对周清悦来说,刘新就是世之介那样的存在。

刘新大周清悦两级,两人同在西南地区一所艺术院校就读影视相关专业。一次帮班主任拍短片的契机,两人相识了。在周清悦印象中,刘新是纯粹和理想主义的代名词——他是那种在报酬几万元的宣传片和基本不赚钱的艺术家短片之间,必选后者的学生。两人在性格图谱里处于同温层,在时下流行的MBTI十六人格测试里,都是“INFP”人格。

年刘新毕业时,周清悦和他聊起毕业打算。刘新说,想先待在昆明,再找机会读书。周清悦知道,那个机会,最理想的情况下,指的是北京电影学院。毕业之后,刘新跟随一位熟识的老师创业拍片。内容多是他曾经不屑的那类宣传片。周清悦没和他细聊过工作。有一天,刘新问他电脑内存多大。周清悦开玩笑说,我不卖电脑。“他当时应该想借电脑,剪片子吧。”刘新毕业后回过学校做活动,从穿着上看,周清悦能感觉对方在经济上的局促。在豆瓣主页,他自嘲是“山东农民进城务工代表驻昆明办事处主任”。

刘新没等到读书的机会。年4月,他突然去世了。原因是应酬时,饮酒过量触发了心血管类疾病,没能抢救过来。去世前7天,豆瓣留下了他人生的最后一则影视短评,关于是枝裕和执导的《小偷家族》。

周清悦曾经听说过“拟剧理论”,大意是说,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人们兀自表现出自己想要的和适应环境的人格。他觉得,在豆瓣里的这个刘新,在精神维度上更能抵达那个最本真的他——喜欢中国摇滚和民谣,钟爱《小偷家族》《一个顶四》这样的电影,是金庸、古龙武侠小说的发烧友。真实到,朋友翻一翻账号,“一眼就能确定,绝对是他”。

周清悦在豆瓣“公墓小组”开帖纪念刘新,并附上豆瓣链接。他说,这在某种意义上才是真正的纪念:“因为他是一个很理想的人。你纪念他的躯体是没有用的,你可能更多是要纪念他的精神和他的灵魂。”

六十来岁时,马琳接过女儿去世留下的微博“花匠Yolanda”。那成了她生活的一个新支点。丈夫和女儿生前笑她是“电脑盲”“用起电子产品来很笨”,如今,她一天最多时能打上百个字。她颈椎不好,“发一次微博需要休息半天”。

女儿是因乳腺癌去世的。截至年7月的微博动态里,留存着她和病魔斗争的心路历程。大多数时候,女儿表现出一种达观的坚强。置顶微博里有一张照片,拍于在米高的“光明天路”。女儿曾听说,一位患有癌症的教授挑战喜马拉雅山脉时,曾在这儿打过卡。她也来到这,想挑战自己。照片里,备受病痛煎熬的女儿两只手竖起大拇指。

马琳眼里的女儿“干净、纯粹”,在世时,她是西安一所高校的教师,学生们都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老师,叫她“天使”。马琳回忆起十几年前,做饭要过凉水,她冻得手凉,把手架在火上取暖。女儿看到了,立马跑到商场里买个热水宝,让安装师傅装到水龙头上。“她爸爸不在了以后,她老是像男孩子一样冲到前头。”马琳说。做手术之前,女儿曾给她发来一条长长的短信,信的结尾处写:“只恨我不富有,(不然)我就能留给妈妈一张卡,里面有很多钱,然后让妈妈给我建一所希望小学。”年,女儿和老师合著的书籍出版,获得20万元稿费,马琳完成了女儿的遗愿,用稿费在云南丽江建起一座“高煜希望小学”。

现在,她把对女儿的思念写在微博里。每条怀念文前都添上一个标签#妈妈永远的思念#。有时候,碰上敏感词、格式错误,发文会被后台拦截。她说,系统冷冰冰的,但女儿的微博是“一个寄托”“好像我每天这样跟她交流以后,我痛苦能好一点,觉得孩子在我心里住着”。

2

云上的缅怀

私人纪念账号之外,“豆瓣公墓”陈列着公众人物的逝者账号。

王止戈混迹豆瓣十年,在“豆龄”四年时,知道了“流氓书生”的存在。在豆瓣,“流氓书生”是个红人,他早年曾在县城拉板车卖过两年书,又在北京开过四年旧书店。离世之前的几年,他收养了上百只的流浪动物。卖书收入微薄,他就直播卖些猫粮、猫砂赚钱供养。

年左右,软件开发工程师曾醒的人生,曾与“流氓书生”有过短暂的交集。在“一群中老年人”泡着的上海译文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