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春节的电影中,我想推荐刺杀小说家

白癜风论坛 http://news.39.net/bjzkhbzy/200718/8048343.html

在今年的春节电影中,我最喜欢的是一部不起眼的电影《刺杀小说家》。或许是因为我能够体会到电影中,那个主角,那个挣扎的中年人,身上的那种“置之于死地而后生”的感觉。这部电影分为两条线,一条线是现实线,主角关宁是一个失去女儿六年后绝望、癫狂、乃至有些疯狂的卑微的中年男人。他失去了女儿六年,寻找了女儿六年,因此离婚、失业、落魄,若你能体会到他内心的痛苦、自毁,或许也能理解电影开头那一幕:理解他为什么被警察误捕后,不申辩,无所谓,或是麻木,或是发狂,乃至与警察扭打在一起的那种状态。在这条现实线中,另一个主角是小说家路空文,他父亲被合作伙伴李沐杀死,现在那个李沐已经成为了大资产者,成了社会名人——但在现实中,他却不敢复仇,只是不断退缩、逃避,最终躲入了自己书写的小说中,在这部小说中,主角空文,也犹如鲁迅笔下的眉间尺一样,开始只是一个怯懦的少年。小说中的持剑少年,与他的身上寄生者的关系,类似于鲁迅笔下眉间尺与黑衣人的关系,本质上是人内心的一体两面,一面是懦弱与恐惧,一面则是无畏和勇气。合作伙伴的儿子还活着,这是大资产者李沐的一个心结,是折磨他的内心阴影,也是他头痛的根源,于是他派出了手下去诱骗关宁,欺骗他杀死路空文,诱饵则是关宁的女儿。李沐哄骗关宁,说他们已通过大数据找到了关宁女儿,只要关宁杀死路空文,完成任务,他们父女就能团聚。顺理成章地,关宁就如即将淹死的人抓到漂浮的稻草一样,揽下了这个活。关宁本是一个完美的犯罪者,因为他疯狂、绝望,而且他女儿的小名叫小橘子,而在路空文的小说中,恰恰就有一个小橘子,若他杀死了空文,人们只会把他视为疯子。但是在刺杀路空文的过程中,两个绝望的男人之间彼此碰出了火花,甚至惺惺相惜起来,最终关宁选择保护路空文,而路空文笔下的少年也开始奋力反抗高高在上的赤发鬼。

在这部电影中,现实和小说彼此倒影,鱼水交融,事实上,为什么路空文的小说中有“小橘子”,电影中其实也有交待:“真实的小橘子一直记得当年和父亲一起哼唱的那首幼稚的歌,并且流浪的她,其实就与一个小流浪一起,生活在路空文居住的城乡结合部。——而路空文无意中可能就听过小橘子之歌,于是把她写进了自己的小说中,这从逻辑上是说得通的。”也就是说,人写不出一个完全未知的东西,如果路空文身边没有真实的小橘子,路空文也很难写出对应得如此贴切的角色。在电影中就有过这样的伏笔,在关宁准备用石头把路空文砸死的时候,突然听到了这首歌,如被电击一般,他怔怔地扔下手中的石头,寻了出去,发现是一个小流浪汉在吟唱小橘子之歌,接着,机警的小流浪汉迅速消失在了他的视线中。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回肠荡气的电影,中年男人的绝望、癫狂,少年人的懦弱、仿徨,被演绎得栩栩如生,最终中年男人的奋不顾身点燃了少年人内心的勇气,在现实中,在小说里,卑微的他们共同推倒了那个像高山一般的恶鬼。天空仿佛变得明亮了。推荐之。

医师黄继斌

转发是最美好的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