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有自己的艺术语汇,电影也是,它们是全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却又密不可分,小说给予了编剧、导演无尽的素材和灵感,令这两种艺术产生1+12的“变形”。
小说进入电影,是将文字投射于银幕以影像化重新创作。这二者艺术形式大相径庭,小说是无声的、浩瀚的思想运动,可以反反复复地翻阅回味,而电影则是有声有色有形的鲜活世界,尤其是在影院的大银幕中它无法前进或后退。对于小说即文学作品的改编进入电影,是对文本不一样的解读、变化和发展。
巴赞对于电影改编和文学作品的关系提出——“电影改编是一项具有创造性和富有成效的工作,是电影的催化剂。而且它有助于普及文学,使其流行起来,同时可以增添新的层面以弥补艺术作品逐渐失去的东西......即,大众。”因此,电影能够使小说更广为受众所知,而文学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影。
变形记——浅谈小说与影像的互相转换
讲座嘉宾:黄昱宁
日期:12月3日(周六)19:00
地点:汉源汇
放映影片:《玛格丽特·杜拉斯:写作》
本片导演伯努瓦·雅各(Beno?tJacquot)将于12月参加“从小说到电影”法国电影展。
从外国文学编辑到翻译家再到小说家,黄昱宁对外国小说熟稔于心,她如何理解小说到电影的艺术形态转变,这两种艺术形式的转换会带来什么样的撞击和火花?而同样作为女性作家,黄昱宁对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写作、电影视角又有怎样的认知?这些问题,我们都将在讲座中进行深入探讨。
主讲嘉宾
黄昱宁,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审。译著近二百万字,包括《追日》、《在切瑟尔海滩上》、《崩溃》、《庭院中的女人》、《捕鼠器》、《螺丝在拧紧》等;曾在《万象》、《人民文学》、《上海文学》等报刊上发表小说及随笔,著有随笔集《女人一思考,上帝也疯狂》、《一个人的城堡》、《梦见舒伯特的狗》和《阴性阅读,阳性写作》等。
纪录片《写作》简介
玛格丽特·杜拉斯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是“左岸派”的重要成员,代表作有小说《情人》、《如歌的中板》、《副领事》,以及电影剧本《广岛之恋》、《印度之歌》等。在她的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