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漫威宇宙,从《X战警》到《复仇者联盟》,无论是《钢铁侠》,《蜘蛛侠》,《美国队长》,《雷神》,以及浩克,《奇异博士》等等,每个英雄在中国都有无数的粉丝,那么恶趣味一点的,还有《死侍》,《毒液》这种一样可以在票房上收割全球。
文化娱乐产业其实挺好的,因为不仅仅是休闲消费行为,在商业性之外,也具有文化传播,文化输出的意义。我以前讲过,我在东南亚这几年,看到当地年轻人被日韩文化冲击影响,其实非常渴望中国的文化产业能杀出来,覆盖过来,说实话,最近几年,情况已经好转了不少。
近年来一些制作精良的中国经典的电视剧作品,在这边已经有很多年轻人在看,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很多年轻人已经非常痴迷中国的电视作品。我的新加坡本地员工都找我协助过爱奇艺充值,好像是为了看《琅琊榜》,而我们去越南调查的时候,发现他们网络上中国的影视作品传播率极高,更不用说他们也是翻拍中国影视作品最积极的国家。而我也注意到,现在流行的电视产品,不同于以往的历史名著,或者金庸琼瑶古龙题材,而是很多来自于网络文学,各种玄幻,穿越,架空等等。观众在成长,新一代的观众越来越需要更新鲜的故事,能够更容易被当前世界价值观所理解,所满足的故事。传统的名著和经典已经很难满足新一代的观众的胃口,网络文学早已不再被视为登不上台面的作品,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版权新贵。
文学作品+影视动漫作品+游戏,三位一体,三箭齐发,成为文娱产业最流行的商业模式,也是最成功的文化输出模式,说真的,中国看过漫威电影的观众,远多于看过漫威动漫的读者。
三位一体,虽然影视作品更容易传播,但根基毕竟还是文学作品,写出好故事依然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作为互联网的老资格,我对文学网站的前世今生,还是有一些了解的,整体来说,网络文学的商业模式,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流量变现阶段。
前几天在杭州,我跟一些创业者聊天,还在提这个问题,你们有谁记得“多来米”?好像一个都没有。多来米我印象里是一个香港富二代搞的网站,在上个世纪末,香港人明显比大陆人有钱的时候,仅以万人民币的代价,收购了当年网易个人网站排行榜里前20名中的16个,比如最大的软件下载站海阔天空下载;比如最大的小说文学站,黄金书屋。平均每个网站25万人民币。今天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但很快就全被搞死了,第一是版权问题解决不了,第二也是运营能力跟不上,收购下来不会运营,是没辙的。
所以第一代小说站,也就值几十万人民币,而且还做不活。当时的商业模式是最简单的流量变现,靠贴广告吃饭,那时候,用户不值钱,流量也不值钱。
第二个阶段,付费阅读。
号称朱熹多少代孙的朱威廉搞的“榕树下”,也算是原创网络小说最早的一批,曾经笼络了一批相当不错的写手,有些作品还是很有历史地位的,但依然很难做到商业变现,最后也只能出售,后来,起点中文网率先推出付费机制,算是给原创网络文学,提供了一条新的商业出路。
所以我还是很佩服吴文辉和起点中文网的,很早就坚持原创文学,坚持版权作品,并且将文学网站的商业模式,带入了付费阅读阶段。
但在当年,付费阅读这条路真的特别难。
第一,付费途径复杂,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