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定硬盘见这部电影太大胆了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前不久,奥斯卡提名公布之后,尤其是最佳国际影片奖项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一方面是人们就《少年的你》到底有没有资格入围吵个不停,另一方面则是为没能入选的遗珠惋惜。

这其中就包括我们今天要聊的这部俄罗斯电影——

亲爱的同志

观众可能不太熟悉导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但如果说他是塔尔科夫斯基的同学加御用编剧,估计多少有点概念了。

基本就是电影界活化石级别的人物。

如今已经83岁高龄的老爷子,仍然步履不停。

电影讲述了被苏联政府隐瞒的年新切尔卡斯克事件。

故事从一个偷情的母亲讲起。

年6月1日早上,柳达在情夫家里醒来,一大早,他们的谈话就围绕物资紧缺、物价上涨展开。

但情夫坚信上级指示——不久的将来,生活水平会提高的。

柳达不解,为什么斯大林时代物价就能一直下降。

情夫却觉得柳达立场有问题,因为柳达身为城市委员会的干部和党员,已经拥有了党员特供配额,不应该对当下的社会现状产生质疑。

两人因此产生了不愉快,而怀疑现实的种子其实早就埋在了柳达心中。

离开情夫家,柳达来到供销社,普通市民们听说了涨价的消息,一早就来抢购生活用品,为了一点点奶酪和火柴争先恐后。

拥有特供配额的柳达则不紧不慢来到供销社仓库,从容地将香烟、蒜肠、鱼罐头、巧克力等稀缺物资装进包里。

供销社大姐还给柳达留了官方禁止的匈牙利白酒,在收下白酒的同时,柳达义正言辞地论证着酒类管制的合理性,因为嗜酒之人常常醉倒在街头,好像相比那些醉汉,她有着高人一等的自制力。

作为一名干部,对外还是要维护政府的形象,柳达斩钉截铁地告诉供销社大姐,人们绝不会挨饿。

回到家中,柳达还要面临另外两种不一样的声音。

刚满十八岁的女儿积极冒进,工厂职工待遇被砍了三分之一,她准备参加工人们表达反对意见的游行。

而年迈的父亲则完全在另一个极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爱谁谁,赶紧毁灭吧。

在单位的会议上,柳达的领导念了一份线报。

他清楚地掌握了,谁、在什么场合、说了哪些质疑苏维埃美好未来的话。

可见特工和密探充斥在人们周围。

此时,罢工开始了。

愤怒的工人包围了工厂办公楼,军方提出要在事情平息后和滋事者谈话。

柳达却在冲动之下提出要用铁腕手段压制牵头者。

她的建议启发了上级,上级认为,面对阶级敌人,绝不能手软。

虽然提出了这样狠心的建议,但其实柳达的内心也十分纠结。

赫鲁晓夫上台之后全面推翻斯大林,斯大林时代成长起来的柳达直接怀疑人生,认为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历经沧桑的老父亲则不以为然,他早就看惯了世界的魔幻。

半夜里,父亲穿上年轻时的白军制服,在这个年头私藏白军制服,那绝对是掉脑袋的事,但父亲不在乎,他早就做好了踏进坟墓的准备。

他还给柳达念了二十年代大饥荒时侄子的来信,因为有白军亲属,侄子无法入学接受教育,当柳达父亲赶去探望的时候,他们全家都已经被当局残忍的杀害。

父亲不是有意抹黑当局,而是在控诉现实历来荒唐。

2号,游行愈演愈烈,事态已经失去控制,有子弹射向愤怒的市民。

本来就已经怀疑人生的柳达彻底崩溃,她担心这些子弹中的某一颗已经射向自己的女儿。

骚乱平息后,当局开始封锁消息,派克格勃调查当时参与游行的工人,并要求他们签字画押保守秘密。

军方则要冲刷一切这里曾经发生骚动的痕迹,冲不走的就用厚厚的沥青掩盖。

而柳达的女儿是否还活着,这里就不剧透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去看。

从信仰出现裂缝,到完全崩溃,原本不信仰上帝的柳达不自觉地下跪,向上帝祷告,保佑女儿平安,这个过程只用了两天。

事件发生地新切尔卡斯克位于顿河流域,电影里一直在强调,顿河历来不是安生之地。

苏联小说家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描写的就是顿河流域人民在一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以及内战时期的艰苦历程。

影片将近结尾的时候,奔波了一天疯狂寻找女儿未果的柳达来到顿河边山,她在河水中洗去手上身上的尘埃。

同时她也看到,河对岸,一群年轻人正骑着马笑闹着,一切骚乱好像都与他们无关。

尽管有很多观众依据电影内容解读出了非常多尖锐的观点,但看到这里,我已经完全相信,如今83岁的导演并非想通过影响来揭露讽刺,或是表达他陈年的愤怒,只是纯粹在进行记录。

全片采用了4:3的画幅,以及黑白片的形式进行拍摄。

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在试图还原,不敢说是百分百还原历史,但可以说是在用这种形式记录历史,因为记录本身也是有价值的。

而在大历史背景之下,我们还看到一个妇女,她同时作为公务员、普通市民以及一个母亲,这之间的矛盾。

作为公务员,她不得不,甚至可以说是下意识地维护着权威。

就像影片结尾,她的信仰早就完全崩塌,却还不自觉地哼唱出《亲爱的同志》这首红歌。

作为普通市民,成长经历与现状的不一致又带给她极强的割裂感。

作为母亲,她则没有了其他一切政治立场,只是单纯的为女儿忧心。

导演通过一个公务员母亲的视角,记录下了那个滚滚而去的时代。

这于导演自己,以及我们这些观众而言,本身就是有意义的。

当然也有影评人和观众觉得片子太过匠气,引用导演谢飞的话来说,一位电影活化石级的人物,在这个年纪还能拍出这样的作品,已经是一件值得尊敬的事。

而在我看来,这部片子的价值除了是一部优秀影片,它同时为这个时代的偏好做了一个非常恰当的注脚。

说白了就是电影节喜欢什么样的内容。

再说回到开头我们提过的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提名之争。

不少人为《亲爱的同志》《阳光普照》还有《波斯语课》等影片没有入围感到遗憾。

《波斯语课》因为申报国家有争议,因此没有入围,而另外两部则完完全全反映了当下,尤其是今年电影行业的审美趣味。

因为疫情原因,今年电影节普遍十分萧条,奥斯卡也是公认的超级小年。

在客观上,疫情的确阻碍了世界各国在现实世界中的交往,但全球网民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5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