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上,老师带领着同学们一起参观,甚至于亲手去将一颗已受精的鸡蛋孵化出小鸡来。在孵化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是现代化的孵化仪器,而老师也会带着孩子们定时去观察孵化情况,最终孩子们会亲眼见证小鸡破壳而出的那一刻。
对于孩子来讲,等待一只小鸡啄破蛋壳来到这个世界上,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小鸡出壳是所能够带给孩子的喜悦,相信就像是一位爸爸在等怀胎十月的妻子,将他们感情的结晶带到这个世界上时的喜悦一样。
在小鸡出生后,孩子们会特别小心的将小鸡捧在自己的手中,眼睛中充满爱的去观察它,用自己的手慢慢轻轻的去抚摸小鸡的绒毛,真可谓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对于孩子来说,不仅仅只是小鸡的出世,更是他们有记忆以来,亲身经历了一条鲜活的生命的诞生。
除了孵化小鸡之外,有些老师还会带领孩子亲手去种下植物的种子,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孩子们感受到四季的变幻,然后在收获的季节还会带领孩子们一起去采摘、烹饪。
在每个教室中,还会有各种的小昆虫、小动物,例如小鸟、小兔子等等。通过种植让孩子们感受并懂得劳动所换来的收获,而通过接触并养育小动物,则能够让孩子们学会去感受生命、尊重生命。
很多国家都有开展其生命教育
美国:老师或家长会带领孩子们,去到郊外为患有绝症的人设立的宁养院中,将花瓣轻轻地撒向临终者的床榻,并面带微笑目送患者对人世的告别。
韩国:在各个城市都会定期的去举办模拟葬礼,将一切葬礼的环境进行还原,以此来让参与者能够更加去珍爱自己及他人的生命。
德国:在各个城市的博物馆中,会定期的开展“短寿展”,在展览上会展示出近名左右短寿者的资料等,让孩子们从中体会到生命的可贵。
瑞典: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老师就会带着他们去触摸孕妇的肚子,并给孩子们讲人是怎样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
澳大利亚:他们会强调于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在游泳课上,老师教给孩子们更多的是如何去自救,以此避免呛水,而非是如何游泳。
在中国很多孩子都缺乏“生命教育”
动物园是很多家长都会选择带孩子去到的一个场所,但早在年,广州的某动物园为了让几个月大的小老虎能够“听话”的去和游客合影,对其使用了诸如揪耳朵、摔打等行为。
同年,位于昆明的某野生动物园,开设了一个“抱着老虎、狮子、黑熊照相”的项目,为了赚钱竟将刚刚一岁半大的华南虎的牙齿锯断。而动物园却宣称,此种行为是为了能够保证游客以及饲养员的安全。试问,孩子们在面对如此的情境时,怎么不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扭曲的影响?
△缺乏生命教育的孩子更容易做出极端行为
在19年的3月份,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发生了一件9岁男孩跳楼事件,男孩给奶奶留下一封遗书说:“奶奶,我前天把学校的玻璃撞碎了,我知道要惩罚,所以我跳楼了。”
在这封遗书中,有很多字都还是用拼音代替的,一个连字还认不全的9岁的孩子,他因为不知道自己生命有多宝贵、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有多重要、也并不知道爸爸妈妈有多爱他,所以只因为撞碎了学校的玻璃而要遭到责罚,轻易地就选择了跳楼自杀。
在18年的11月份,曾在网络上传出了一段五名未满14周岁的孩子用棍棒,去殴打一名年迈的智障老人的视频,视频中这位老人被几个孩子打到在地,随后爬起并用手遮住头部求饶,但他的求饶并没能让几个孩子停止对他的殴打。
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段视频的发布者正是参与殴打老人的几个孩子中的其中一个,随后经过警方调查后,几个孩子交代,他们殴打老人只是为了寻求刺激,而将视频发布到网络上也只是为了炫耀自己。
19年上映的一部以校园霸凌为主题的电影《少年的你》,一度成为网友们热议的话题,在现实生活中,无数的校园霸凌、暴力事件也早已不再是新闻,甚至未成年人已经做出了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例如,19年10月份在大连发生的那起13岁男孩杀害10岁女孩的案件。
在小说《亲爱的弗洛伊德》中有句话这样说:“没有是非观的孩子,是这个地球上最可怕的生物,他们有好奇心、行动力、破坏力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
生命重要,死亡也同样是一门必修课程
在我们中国的传统认知中,“死亡”是一个极其沉重的话题,即便是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也很少会对这一话题有所提及。除了它生死离别的沉重之外,还会被视为是一种不吉利。此外,在我们的认知中死亡代表着一切都将结束。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曾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而人类的记忆,就是对灵魂的延续。”
英国的死亡教育更是在孩子还在上幼儿园时,便已经开始,早在年,英国就已经有超过所幼儿园开展了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而且他们的专家还有家长都普遍会认为,让孩子更早的对死亡进行理解,并做好对亲人、朋友离别的心理准备,这对孩子们的成长是有益无害的。例如,英国的老师们会以动物、宠物为线索,对孩子进行引导。
台湾高雄师范大学的教育系副教授张淑美在其所著的《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施》中写道:“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所以做好死亡教育相当于给孩子一个面对未来无常生活的珍贵锦囊。”
对孩子进行良好的生命教育,不妨参考以下几点:
》让孩子更多的去接触到小动物
在生活中,其实很多孩子都希望能够拥有一个宠物来陪伴自己,最常见的比如小猫小狗等。而家长则往往会为此生出很多担心,他们会认为孩子的抵抗力低,而在小动物身上很可能会携带各种各样的细菌,从而导致孩子生病,于是便对孩子的这一想法予以否决。但殊不知,养小动物对孩子们来讲,这是他们能够参与到另一个生命成长过程的最好的方式。
如果他们的所养的小宠物生病的话,孩子们也会为之着急、难过,在平时孩子们会去帮助小宠物梳理毛发、去给他们喂食、会去打扫宠物的小窝等等。这个过程对孩子来说,更能够去培养他们的责任心以及爱心,一个心中有爱的孩子,怎么会去对他人施以暴力。
》让孩子参与到公益活动之中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相信这句歌词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太陌生,公益活动就是要将自己的一些东西,奉献给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人。而对于孩子来说,家长可以去和孩子一起讨论,将他们不喜欢的一些衣服、玩具捐赠给其他需要的小朋友。
此外,家长们还可以带领孩子一起去到福利院,让孩子去和福利院中的小朋友接触,感受到他们所正在经历的,让孩子能够对此有所感悟;或者也可以带领孩子一起去一些贫困山区,让孩子感受到在艰苦环境下的小朋友,是如何勇敢的面对生活。在去到这些地方,家长也要鼓励孩子去更多的帮助他们,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将起到莫大的作用。
除了这两点之外,还有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死亡教育”,很多家长都会谈“死”色变,然而难道我们没有责任、义务去让孩子以正确的方式认识“死亡”这件事吗?作为家长我们要让孩子懂得,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所以要去学会珍爱他人的生命,更要学会去珍爱自己的生命。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