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连载小说那片蓝天,我留下过痕迹

李从悠 https://yyk.39.net/doctor/322120.html

姜海峰从床上坐了起来,看着推门进来的小伙子说,是啊,我住这个宿舍。来人看着姜海峰高兴的说我认识你,长春航空大学的时候就知道你啦,我是高中招飞过来的,估计你没印象,我叫赵渤宁。

姜海峰想了想,似乎有点印象。赵渤宁说,你们是大学生飞行员,可能没记住我们高中招飞的这一批。

姜海峰不好意思的赶紧说,有印象,有印象。

赵渤宁是个见面熟,一开口就看得出来是个性格开朗的人,他喜欢和人聊天。

他操着一口海蛎子味的普通话对姜海峰说,你知道我为啥叫赵渤宁吗?因为我出生在辽宁,又地处渤海湾,我爸干脆把渤海湾和辽宁里面各取了一个字,这样你一下子就记住我的名字了。姜海峰刚想开口,赵渤宁没等他说话就接着说道,我爸原想着让我当一名航海工作者,说是靠海吃海,可他做梦都不会想着我会成为一名飞行员。我当了飞行员后,我爸可神气了,我们那一片几十年都没出过飞行员,你想想看,我家该有多荣耀,大家都拿羡慕的眼光看我家,街上不熟悉的人见了我爸都打招呼…

赵渤宁一股脑的往下说着,姜海峰连插话的机会都没有。

赵渤宁从邻居说到家乡,又说到渤海各种美味海鲜和游玩的海岛,他滔滔不绝。

“嘟嘟嘟”吃饭的哨音终于打断了赵渤宁的话痨。

赵渤宁看着坐在椅子上姜海峰,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话太多了,不好意思的对姜海峰说,你看我,一见你就说了个没停。

姜海峰笑着说,我喜欢听你说话。

赵渤宁说,明天就进入紧张的训练了,唠嗑的机会就少了。

话还真让赵渤宁说对了,第二天一起床就开始了高强度的理论和体能训练,团里要求每个学员必须尽快适应歼七高速飞行的各种体能指标。

姜海峰这批飞行员都知道,一路走来淘汰了70%。能走到今天,大家付出的努力不是常人能想象的,所以大家心里都铆着一股劲,绝不能在正式进入战斗机训练时被停飞,这对于一个飞行员来说,比什么都残酷。

歼七是两倍音速喷气战斗机,高教八的训练强度显然不能和歼七相提并论。一时间大家很难适应歼七飞机高强度的飞行训练,训练结束大家累得没有一个人再去转宿舍聊天。

姜海峰毕竟是大学飞行员,学习歼七飞机理论要比赵渤宁接受的快,也不觉得费劲,所以可以腾出精力飞行。

赵渤宁就得两头兼顾,精力上就不如姜海峰了。

每天回到宿舍,赵渤宁都已经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一挨枕头就呼呼大睡,姜海峰就偷偷拿出手机跑到外面,悄悄给楚梦瑶打电话了。

爱情这个东西有时候很神奇,每次姜海峰和楚梦瑶通完电话,就像吃了灵丹妙药一样,把一天的疲劳好像都驱散了。

赵渤宁每次看姜海峰训练完都显得很轻松,这让他很疑惑,他不解的问姜海峰,你说要论体能我是学员队最好的,可我每天训练完都累得趴下了,你咋看着比我轻松?

姜海峰笑着说,我有秘方。赵渤宁笑着摇摇头,知道这是在开玩笑。

慢慢的大家逐渐适应了,飞行训练也进入了编队、特技空战格斗阶段。

每天飞机升空就是一对一、二对一的拦截训练,这种接近于实战的空中格斗,需要每个飞行员使出浑身解数去完成每个动作,才能赢得胜利。

每个飞行员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一上飞机就全身心的投入,几个训练阶段下来,大家都以较好的成绩完成了空中拦截训练。

紧接着就进入了实弹模拟射击训练,这对于每个飞行学员都是极大的考验,除了在心理上要有足够的应对能力,更需要在飞行过程中准确掌握飞行姿态、飞行速度和高度以及计算风速,这样才不至于脱靶。

在实弹射击前夕,每个飞行员都要进行模拟射击训练。那个年代,由于我国的军工发展相对于欧美来讲有着较大的差距,发射航炮、火箭弹是没有制导系统的,要靠光学瞄准具,这对每一个飞行员来说是必须要有过硬的综合技术。

经过一段时间的模拟训练,终于迎来了实弹射击考试。对第一次驾驶歼七飞机进行航炮实弹射击的飞行员来说,心理上是多少都有些紧张。

为了消除新飞行员紧张的情绪,老飞行员带着新飞行员在地面上拿着飞机模型反复进行练习,生怕在哪个环节上出问题。

实弹射击的日子到了,老天爷好像也特别眷顾这一批新飞行员,晴朗的天空能见度很好。

塔台发出了放飞指令,先由老飞行员驾驶飞机做示范。

随着歼七发出的巨大轰鸣声,一架飞机挂着巡航炮弹从跑道上腾空而起,飞向了几十公里以外的靶场。

地面上等待的新飞行员每个人心里都揪着,血液流速也加快了不少。

不一会就听到远处传来的爆炸声,很快歼七飞机返航飞临到了机场上空,一个漂亮的落地停了下来。

这时就听教官喊道,姜海峰、赵渤宁上机。

俩人齐声答道“是”,戴上飞行头盔他俩来到了各自的飞机前,机械师放好了梯子,俩人上了飞机连接好了氧气和头盔耳机,紧张的等待命令。

随着塔台的命令,俩人启动了飞机,一前一后驾机升空了。

很快赵渤宁就完成了实弹射击,驾机返回了机场。

姜海峰驾机在空中画了一个弧线,调整了飞机的航行线路进入了靶场范围,驾机正对着靶场飞了过去,他边飞行边调整着飞行高度和飞行姿态。

当飞机高度降到米的时候,姜海峰看到了地面30米的航炮靶心,他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即屏住了呼吸,用光学瞄准器套住了目标稳住了飞机,果断的按下了红色发射按钮。瞬间一串串带着尖利哨音的炮弹,从飞机弹仓冲了出去,姜海峰都感到了飞机的震颤。

射击完结,姜海峰拉起飞机爬升高度,就听见耳机里传来地面塔台的声音,好样的!目标击中,保持状态,准备第二轮火箭弹发射!

姜海峰驾驶歼七飞机继续在空中画了个弧线,此时他的心态平稳多了,感觉手脚都不像刚才僵硬了,驾驶飞机的状态也好多了。

当他再次驾机飞临靶场,很快把机头对准地面直径15米的靶环,他想让飞机从米的高度再降一点,离目标再近一点。

因为这次是15米,稍有不慎就会脱靶,所以他想紧紧套住目标再发射火箭弹。

姜海峰调整好了飞行姿态,把飞机降到了米以下,塔台在显示屏上看的清清楚楚,指挥官看到飞机降到了米以下时,立即喊到“拉起来”。

塔台话音刚落,就见姜海峰扣动了发射按钮,火箭弹呼啸喷射而出直奔靶标而去,就见飞机一个漂亮的爬升飞离了靶场。

塔台指挥旁边坐着的师长,看着这一连串流畅利落的飞行动作高兴的说,这小子有胆量,敢于亮剑,是个飞行苗子。

实弹射击训练结束后,师长让人专门把姜海峰叫到身边,他上下打量着姜海峰说道,今后好好飞行,飞出个样子来。

姜海峰敬礼答道,“是、师长”。

晚饭后回到宿舍,赵渤宁说,你小子这次打靶全命中,师长都表扬你了。

姜海峰说,那是运气好了点。

赵渤宁叹息道,嗨、我的运气就差了点,火箭弹一发射我就感觉不是很好,结果打在离靶环外面一米远的地方。

姜海峰劝慰道,就差了一米,下次一定没问题。

实弹射击结束后,紧接着就进入了夜航和盲飞。教官在上理论课时反复告诫大家,夜间飞行和大海上空飞行,最怕飞行员出现天地难以判断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飞行员绝不允许主观臆断做决定,必须坚信飞机上的仪表,这是对飞行员意志的考验,要迅速从飞机的地平仪、升降速度表、高度表和转弯侧滑仪等仪表去判断飞机的飞行姿态。

教官讲到这里,提高了嗓门严肃的说道,可在实际飞行中,有些飞行员出现了误判的时候不相信仪表,坚持自己的错误判断,思维进入了一个执拗区,无法从误判中脱离出来,结果就是机毁人亡,这在世界飞行史上是有很多案例的。

大家知道我们开的是超音速飞机,每秒就是米,各位在坐的飞行员想想,飞机在短短的几十秒里,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正确果断的操作,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我希望我们每个飞行员必须牢牢记住这一点。

在下课的探讨会上,有些学员提出夜航除了仪表作为参数,还有什么可以作为参照物?

教官说,因为夜航没有任何参照物,如果天气不好,飞机就相当于在一个黑洞里飞行,我们叫盲飞,唯一的参照物就是飞机的仪表。

学习结束回到宿舍里,赵渤宁对姜海峰说,教官讲的夜航问题,我心里都有阴影了,每次夜航我都是看飞行仪表,你说万一飞行仪表出了问题,我该信谁的,是不是只能相信自己了。

姜海峰说,仪表出现问题概率很低。

赵渤宁说,那只能说概率低,不能说不会出现问题。

姜海峰说,参考的仪表比较多,不可能同时都出问题,所以你也不要老想这个问题,一定要坚信仪表。

赵渤宁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自语道,要相信仪表。

随后几天里赵渤宁也没再提起过夜航盲飞的事,大家的夜间飞行训练也在正常的进行着。

这天夜航飞行刚结束,赵渤宁对姜海峰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我觉得我爸说得对,我适合开轮船。

姜海峰笑着问,你这没头绪的一句话是想说啥问题?

赵渤宁说,我总觉得我飞夜航的时候心里不踏实,看着周围漆黑一片,我就害怕出现天地混淆的情况,一想到这些我就觉得我是不是应该选择航海。

姜海峰一听吓的赶紧问道,夜航你感觉有幻觉的现象吗?

赵渤宁说,那倒没有,可能是我的心理有问题。

姜海峰沉思了一会说道,兄弟,我说一点我的看法,飞行就是我们选择了一个自己崇尚的理想而无怨无悔,我们要知道为了自己的追求我们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心中有了清晰明确的认识,我们才会义无反顾的专心投入到飞行中去,如果单纯为了飞行而飞行,我建议你慎重思考。

赵渤宁听完沉思了一会儿点头说道,你说得对,随着飞行难度的不断提高,我才慢慢对飞行有了些深入的思考,我觉得这不是我的理想和爱好,更主要的是我觉得我不太适合飞行,面对紧急情况需要作出判断时我没有悟性。我想好了,等飞完歼七分到飞行部队后,如果我还是对飞行进入不了状态,我再考虑停飞的问题。

姜海峰想了想说,也好,找个自己喜欢的工作是最快乐的事。

赵渤宁拍着姜海峰说,你就是天生的飞行员,在咱们学员里,你的飞行技术没人能超过你。

姜海峰谦虚的说,你也太夸张了吧,我就是喜欢飞行。

又到了夜航的日子,飞行学员整装进入了机场,跑道两边的灯全亮了,塔台的指挥也繁忙了起来,飞机的轰鸣声打破了寂静的机场,一架架飞机腾空而起,瞬间就消失在了夜幕里。

很快到了赵渤宁飞行了,姜海峰拍了拍赵渤宁的肩说,祝你取得好成绩。

赵渤宁笑着说,放心吧,我会努力的,明天一块去吃火锅。

姜海峰看着赵渤宁驾驶着歼七从跑道上一跃而起,飞机尾部喷出的火焰在夜幕中特别耀眼。

赵渤宁完成了夜航的各项科目,报告塔台请求返航降落。

飞机随着塔台的指示开始了返航,一切都在正常之中,这时候领航参谋突然发现,二次雷达信号指示飞机下降高度有问题,按要求飞机还需要在空中飞行一圈才能返场降落,塔台指挥员呼叫“报告飞行姿态”回话“我在降落”。

指挥员觉得有些异样,领航参谋也发现飞行高度下降过快,迅速报告指挥员“下降高度过快”。

指挥员急促的呼叫“,你的下降高度过快,注意飞行姿态,拉起改平飞,听到了没有!”

就在这个时候,报告塔台,飞机进入不明状态。

塔台指挥员高声急速的喊道,赶紧拉起来,拉起来…,听到了没有!请回答,请回答。

随后出现了静默状态,显示屏上的消失了。塔台指挥问空中飞行的是否发现飞机。

空中飞行的飞机报告塔台,刚发现西北方向地面突然有火光,指挥员急促的让报告坐标并迅速返航。

塔台除了指挥员外,所有的人都陷入了一片寂静,姜海峰心像是揪在了一块,地面的火焰让他有一种不详的预感,飞机一定是出事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9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