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电影艺术》年第2期
受访/路阳
代表作:《盲人电影院》《绣春刀》《绣春刀2:修罗战场》《金刚川》《刺杀小说家》等。
采访/孙承健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中国电影美术学会视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摘要]对路阳而言,从事创作的重要诉求就在于它是否本真,是否足够诚恳。《刺杀小说家》本身没有现实主义语境的限制,可以更自由地进行创作。作品的创作风格可能会浪漫化,可能会理想主义,但同时与现实的真实紧密关联。《刺杀小说家》中会有一些漫画或游戏镜头的设计意识,但创作者要把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变成电影的方式。电影创作肯定需要使用一定的手段和技巧,但路阳希望在创作中,能够把这些东西都藏起来,让观众忘我地投入这部电影,这才是真正目的。
[关键词]《刺杀小说家》类型突破生活关联数字视效
孙承健(以下简称“孙”):路阳好,很高兴在《刺杀小说家》上映之前,能够进行这样一次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之间的交流。作为当下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