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斥资万拍水幕电影,人在囧

李从悠 http://m.39.net/pf/a_4305598.html

文话一周。

要么深刻,要么有趣。

《锦绣未央》被判抄袭12位作家

近日,网络小说《锦绣未央》被判定抄袭,抄袭之处来自12位作家的16部作品共11.4万字,侵权语句共计处(句),侵权情节共计21处。抄袭者需要赔偿60.4万元的经济损失并公开赔礼道歉。

相较于收入颇丰的网络点击收益和影视改编收入,60余万元的赔偿可谓九牛一毛。

在抄袭“水平”日渐高超的今天,很多抄袭不是“光薅一只羊毛”,颇有技术含量的“洗稿”,无疑增加了剽窃和抄袭在现实中被查处的难度。这个判决更大意义在于为同类案件提供了宝贵的裁判思路,有利于今后做出倾向受害者的裁判。

看来要出个网络小说版的知网,像论文一样查查重,看看网文界的翟天临到底有多少。

《千与千寻》18年后国内上映

在距离日本公映18年后,《千与千寻》在国内上映,首周末逼近2亿大关,领跑当日票房。

从DVD年代到云盘时代,很多中年人已在电视机和电脑的方寸世界看过这部电影,现在抱着欠宫崎骏一张电影票的心态走进电影院,出来却感慨在动画片中认出了自己,“和千寻的父母一样被某种欲望左右着,已经习惯了某种规矩,也习惯了不再思考,所以,身体肥胖,灵魂不在,和动物几乎没有两样。”

宫崎骏对于动画言说深度的野心,在18年的时间跨度中更清楚的展现出来,《千与千寻》如同一面工业时代的镜子,照出了某种现代人的异化。

少年不懂宫崎骏,读懂已是泪满面。千寻,这个曾经是亚洲乃至全世界那一代小孩子的伙伴,又一次在电影院里摇醒了中年人。

“土味”招生视频走红网络

各地已进入了高考志愿填报阶段,自6月起,各大高校也开始设计别出心裁的宣传以吸引考生报考。上海交大、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纷纷出现了网友和学生制作的招生海报以及土味招生视频,蜜汁画风弥漫了整个网络,堪称广告界的“泥石流”。

高校招生广告呈现出古早味言情小说风和“挖掘机技术哪家强”风,为什么能红起来?

也许,95后这一代人,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没有共同点,已经不再有70后、80后所公认的旗手式人物。他们的公共生活历程,更多的呈现在一种传递式的网络集体游戏中,以某句话、某个暗号、某种感觉、某种语式为情绪交汇点,形成一种群体共振。

“土味”视频,就是挠到了这个痒痒处。

贫困县花万拍水幕电影,

被指层层转包

一篇题为《穷困县的四千万是怎么花的》文章引发网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