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校考那些事二

卷首语

说起摄影师

你会想到什么?

像这样?

这样?

还是……这样?

咱们今天要聊的,可不是上面那种。

咱们今天要聊的,可是正儿八经科班出身,受过艺术教育、有独特美学观念、将美学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的摄影师。

他们平时看起来是这样的:

工作时是这样的:

而拍出的作品是这样的:

或是这样的:

如何?

是不是忽然有种“我也能行”的幻觉?

影视摄影与制作

作为从剧本到素材的重要中间环节的主创人员,摄影师承担着将文字语言转化成视觉语言的重要职能。他们不仅要知道拍摄的内容,还需要知道如何让内容看起来更富有戏剧性。换句话说,评判一个摄影师的好坏,并不是看他/她是否能够熟练运用某一款机器(虽然这个是基本操作,必须要会),而更多是看是否具备用画面讲故事的能力。

而作为专门培养影视摄影师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其考试项目也因为摄影师的主要职责而变得有规律可循。

1

视觉创造是核心

郑国恩老师有句名言:电影是塑造银幕形象的艺术。

这句话不可谓不经典,因为实在是一语道破了电影摄影的机密,也说明了一个摄影师最核心的职责,那就是对视觉方面的元素进行创造。

光线、色彩、构图、角度、焦距、景深、乃至镜头的运动,无一不是摄影师们用来创造视觉形象的手段。

就拿最容易理解的色彩来说,人在面对不同的颜色时,所产生的情绪是不一样的。且看下面两幅画。

这两幅画同样出自毕加索之手,内容也都同为单人的肖像,但它们所传递出的情绪是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

前面那幅画给人感觉是悲伤的,排除掉人物表情的因素,主要能影响人情绪的就是色彩了。大片大片的蓝色让人不自觉地和“悲伤”联系起来,这幅画看起来就变得令人难过了。

反观后面这幅画,因为它整体使用了暖色系的颜料,特别是玫瑰色,所以这幅画看起来比较温暖,并且由于颜色的变化比前者丰富,所以观者也能从中感受到一丝活泼。

画作尚能如此,那么作为一幅又一幅连续不断的画作——电影更是如此。

而这也非常合理地解释了两件事:

第一,为什么在摄影的文常中可能出现美术方面的内容;

第二,为什么北电摄影系每年都会以不同的形式来考察学生的美术功底(用过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剪贴画、水粉画和油画棒画)。

根究底,摄影这门学科,跟美术是分不开的。没有好的美术直觉,就想不出合理结构画面的方式,那自然也就不能成为一个好的摄影师。

2

实践操作是根基

顺着上文来讲,摄影毕竟是一门视觉艺术,视觉艺术最终都要回到美术母亲的怀抱。

而摄影相比于绘画,最大的不同实则在于:它需要创作者在于艺术保持亲和力的同时还能够熟练地使用摄影器材。

光圈、快门、感光度、焦距、白平衡是不是都了解?曝光值、直方图、示波器、分量图是不是都会判断?佳能、索尼、BlackMagic、RED、阿莱这些品牌的主流机型是不是都熟悉?三脚架、轨道、小摇臂、稳定器、斯坦尼康是不是都玩得转……这些词汇,直接影响到一个摄影师的专业与否。

如此看来,咱们从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进化为一个成熟的摄影师还是任重道远的。

但是没关系,(因为影传快线可以保证最专业的教学,聘请业内资深的摄影师、剪辑师、特效师来帮助你攻克摄影艺考道路上的难关。)咱不怕东西太多学不完,就怕同学们学到一半,过于沉迷于技术不能自拔,最终误入歧途变成了“器材党”。

如果“器材党”可以上北电,那么开头向大家吐槽的那些“老法师”们都是咱们的师哥师姐哦!

3

叙事内核是灵魂

话说回来,那么我们在有了美术基础、技术基础之后,还需要学习哪方面的知识,才能有资格叩响名校摄影类专业的大门呢?

F君非常负责任地告诉你:是故事。

不要惊喜,不要意外,我们冷静分析一波,让摄影师学故事,这到底是个什么逻辑。

前文有提到,摄影师就是负责把剧本拍摄成画面的重要主创人员,但是诸位有没有想过,如果一个摄影师面对剧本不知所云,那么他/她应该如何结构画面、选择机位呢?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要么全程固定机位+全景+长镜头,妥妥地把电影拍成话剧;要么极尽所能加入各种视听手法,一通乱拍。

我估计这两者应该都不是这部片子的导演和制片人想看到的吧。所以说,为了让这个“翻译”的过程变得更加顺畅,咱们还是得有基本的故事能力,能搞清楚这场戏的重点是什么,主角此时面临的情境是什么,以及我们的主角在想些什么。这些东西导演未必会写在剧本上,那只能靠咱们聪明的大脑来挖掘了。

这是《重庆森林》中梁朝伟和王菲第一次相遇的那场戏。梁朝伟出场的调度非常简单,只是从远处走过来,但这一镜所使用的焦距非常值得注意。长焦镜头的使用,最大程度地压缩了纵深空间,并且将背景完全虚化掉。

这样拍只是为了突显梁朝伟的帅吗?未必。我们说浅景深的运用有时可以用来表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根据这个规律,此处的画面就非常容易解读了,即王菲实际上是对梁朝伟有种“一见钟情”的感觉。

包括这场戏的第二个镜头也是一样。第二个镜头的重点在于构图。通过这样一个过肩的镜头,我们看到的是,梁朝伟是静止不动的,而王菲因为忙活而离梁朝伟的背影时近时远,而这可以解读为是王菲对于梁朝伟的一种试探,她试图主动接近梁朝伟,并且是在不显山不露水的情况下。

总之,这场戏通过镜头的造型,表达了两个潜在的语言。第一,王菲对于梁朝伟是一见钟情的,而梁朝伟是无动于衷的那方;第二,王菲的这种情感非常的隐蔽,被她小心翼翼地保护起来,似乎天底下只有她自己和观众能够体会得到。

所以看到了吗,正是这样不易于言表,但合理运用视觉符号便能一目了然的潜在文本,让这个故事更加具有所谓的“电影感”。但实际上此处的电影感并不指向其他表意,只是在说:“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拍摄手法,让这个人物的心理活动的以表现了。”

——这便是摄影师懂故事的重要性的体现。

而从这个角度讲,这也非常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的复试会有故事写作的环节,也解释了为什么其他一些院校非常钟爱于考察考生的分镜头脚本设计能力。

当然,要想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合格的摄影与制作类的艺考生,而后进入行业成为一名摄影师,这并不是纸上谈兵、一蹴而就的事情。另外,受篇幅限制,F君在这里只能讲解摄影这个类别中的一个部分,剩下的和制作相关的内容就靠大家自己努力研究啦!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小伙伴们希望看到更多关于摄影、制作类艺考的解析文章,那么欢迎留言私信告知F君,并且点赞、转发、在看以资鼓励,受到表扬的F君会优先考虑大家想看到的内容,然后快马加鞭地呈现出来哦!

校考那些事儿

影视摄影与制作

第二期

FIN

关于我们

影传快线最早创立于年,是武汉市第一家主要针对北电、中传等影视类名校的艺考教学机构。创立十六年来,秉持“一遇一生”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架构长远的艺术专业考学体系,实现考入名校的梦想。

01

开设课程

年,影传快线预计开设如下五种班型。

周末素养班

素养培育班主要面向高一、高二的学生,无论有无编导专业基础均可报名参加。

通过长远定期的培养,丰富文化底蕴,熏染艺术素养,以此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能力上限。

编导基础班

编导基础班是编导艺考的入门课程。适合于高三的编导初学者。

课程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影视的基本了解具备基本的感受、理解与表达能力,为省联考和校考打牢基础,做足准备。

编导进阶班

编导进阶班是从学习艺术到应对考试的一次衔接。同学们可以搭建起属于自己的学识架构和认知体系,从而在创作、表达和应试方面更加得心应手。

联考加强班

联考加强班完全针对湖北省联考而设立,课程中不乏高密度的全真模拟训练,包括所有的联考科目,这是对联考合格率和高分率的一次全方位突击式强化。

校考专项班

校考专项班专门针对各大名校(北电、中传、中戏、上戏)及其他专业类院校(浙传、广艺、云艺、上视、川影)的导演、广编、摄影、数媒、戏文、动动漫策划、制片与市场等专业,细分方向进行授课。

详情请查阅影传快线本年度招生简章

02

往届成绩

影传快线从未放弃过对顶尖成绩的追求,即便一路上遇到缩招、疫情、考试改制等各种各样的坎坷,但依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省联考成绩

近5年以来,影传快线参加湖北省广播电视编导省统考的核心学员共计人,过线人,高分人;年联考核心学员34人,过线34人,高分30人。

校考成绩

5年来,影传快线参加校考的全体学员人,获得合格证总数张。

参加校考的核心学员人,合格证总数张。其中四大名校张(北京电影学院张,中国传媒大学44张,中央戏剧学院19张,上海戏剧学院7张);二线院校张(浙江传媒学院28张,南京艺术学院12张,上海视觉艺术学院12张,上海大学电影学院4张,吉林动画学院6张,吉林艺术学院7张,山东艺术学院9张,云南艺术学院6张,广西艺术学院11张,四川电影电视学院5张,四川音乐学院12张,新疆艺术学院3张)。

成绩并不是我们炫耀的资本,而是对影传快线科学的课程体系和高端的教学水准的一种肯定。

部分校考合格成绩展示(如下)

03

办学条件

整体环境

1

影传快线新址

影传快线新址坐落于武昌区水果湖街汉街武汉中央文化旅游区K3地块,交通便利,配套齐全。

2

工作区域

开放式工作区域,精简化成员编制

无遮挡办公,程序公开透明,氛围轻松愉悦

3

洽谈区域

轻松舒适的洽谈区域是艺术旅程的开始

毗邻置物区域,茶水、文件、典籍一应俱全。

4

多功能休闲区域

超宽桌台,承载多维用途

多功能休闲区域

全景幕窗,尽享高层风光

5

主教室

坚持小班教学,严控教室规模。

5

主教室

75英寸超高清高帧率显示屏

6

辅助教室

该教室承担次要的教学作用,以面对需要分班、及不同课程同时进行等情况。

7

置物柜与茶吧

摄影画册、文艺理论与自动茶水机

影传快线年招生火热进行中

向左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42.html